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4-30页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下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 第15-18页 |
1.2.1 正交频分复用 | 第16页 |
1.2.2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技术 | 第16-17页 |
1.2.3 协同中继技术 | 第17-18页 |
1.3 无线网络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3.1 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 第19页 |
1.3.2 无线网络编码的研究场景 | 第19-25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第25-27页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7-30页 |
第2章 单载波双向中继网络编码资源分配研究 | 第30-46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系统模型 | 第31-33页 |
2.3 中继选择方案研究 | 第33-34页 |
2.4 第N优中继选择方案中断概率分析 | 第34-39页 |
2.4.1 带有指数积分的中断概率表达式 | 第35-36页 |
2.4.2 中断概率上界分析 | 第36-39页 |
2.4.3 中断概率下界分析 | 第39页 |
2.5 第N优中继选择方案功率分配 | 第39-40页 |
2.6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0-4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3-46页 |
第3章 多载波双向中继网络编码资源分配研究 | 第46-66页 |
3.1 引言 | 第46-48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48-52页 |
3.2.1 双向中继模型 | 第49-50页 |
3.2.2 资源分配问题建立 | 第50-52页 |
3.3 最优资源分配 | 第52-58页 |
3.3.1 节点功率受限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 第52-55页 |
3.3.2 总功率受限优化问题的最优解 | 第55-56页 |
3.3.3 最优资源分配算法 | 第56-58页 |
3.4 次优资源分配 | 第58-59页 |
3.4.1 基准算法 | 第58页 |
3.4.2 EPA次优算法 | 第58页 |
3.4.3 FRS次优算法 | 第58-59页 |
3.4.4 FSP次优算法 | 第59页 |
3.5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9-60页 |
3.6 仿真性能分析 | 第60-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单载波上行多址接入中继网络编码资源分配研究 | 第66-78页 |
4.1 引言 | 第66-68页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立 | 第68-73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68-71页 |
4.2.2 问题的建立 | 第71-73页 |
4.3 资源分配方案 | 第73-74页 |
4.3.1 功率分配 | 第73-74页 |
4.3.2 中继选择 | 第74页 |
4.4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74-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5章 多载波上行多址接入中继网络编码资源分配研究 | 第78-96页 |
5.1 引言 | 第78-79页 |
5.2 系统模型 | 第79-83页 |
5.2.1 基于网络编码的上行多址接入中继信道 | 第79-82页 |
5.2.2 资源分配问题建立 | 第82-83页 |
5.3 资源分配算法 | 第83-90页 |
5.3.1 用户配对和子载波分配 | 第83-86页 |
5.3.2 子载波配对 | 第86页 |
5.3.3 功率分配 | 第86-90页 |
5.4 算法性能分析 | 第90-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论文总结 | 第96-99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6.2 未来研究工作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0页 |
附录1:2.4.1 节中引理2.1的证明 | 第110-114页 |
附录2:5.3.3 节中最优功率分配推导 | 第114-116页 |
附录3:5.3.3 节中注水法功率分配 | 第116-118页 |
符号与缩略语说明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