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概念 | 第12-20页 |
1.3.1 公职律师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1.3.2 公职律师的概念 | 第13-16页 |
1.3.3 公职律师制度的性质特点 | 第16-20页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 第20-28页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 第20-21页 |
2.1.2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22-28页 |
2.2.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诉求 | 第22-23页 |
2.2.2 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 第23-25页 |
2.2.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实践 | 第28-34页 |
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8-29页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实践模式 | 第29-32页 |
3.2.1 实践的典型模式 | 第29-30页 |
3.2.2 实践的基本经验 | 第30-32页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实践中的问题 | 第32-34页 |
3.3.1 缺乏法律保障 | 第32页 |
3.3.2 缺乏主导性模式 | 第32-33页 |
3.3.3 缺乏保持个体独立的社会传统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职律师制度的思考 | 第34-41页 |
4.1 加强对公职律师工作的指导 | 第34-35页 |
4.2 完善法律规范体系 | 第35-36页 |
4.3 完善制度模式 | 第36-39页 |
4.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