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观叶植物论文

秋水仙素诱导白掌多倍体及其鉴定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1.1 白掌的研究现状第10页
        1.1.1 白掌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第10页
        1.1.2 白掌的观赏价值第10页
    1.2 植物组织培养论述第10-13页
        1.2.1 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植物组织培养意义第11-12页
            1.2.2.1 植物快速繁殖第11页
            1.2.2.2 脱毒苗培育第11页
            1.2.2.3 种质保存第11-12页
            1.2.2.4 次生代谢物生产第12页
        1.2.3 白掌的组培现状第12-13页
    1.3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多倍体育种概念第13页
        1.3.2 多倍体分类第13页
            1.3.2.1 同源多倍体第13页
            1.3.2.2 异源多倍体第13页
            1.3.2.3 非整倍体第13页
        1.3.3 植物多倍体特征第13-14页
            1.3.3.1 植株巨大性第13页
            1.3.3.2 可孕性较低第13-14页
            1.3.3.3 抗性和适应性第14页
            1.3.3.4 生长缓慢第14页
            1.3.3.5 营养成分含量提高第14页
        1.3.4 植物多倍体形成途径第14-15页
            1.3.4.1 未减数配子融合第14页
            1.3.4.2 多精受精第14页
            1.3.4.3 染色体加倍第14-15页
        1.3.5 人工多倍体诱导方法第15页
            1.3.5.1 物理方法诱导第15页
            1.3.5.2 化学方法诱导第15页
            1.3.5.3 生物方法诱导第15页
        1.3.6 多倍体的鉴定第15-17页
            1.3.6.1 形态学鉴定第15-16页
            1.3.6.2 细胞学鉴定第16页
            1.3.6.3 分子水平鉴定第16页
            1.3.6.4 染色体计数法第16页
            1.3.6.5 流式细胞仪鉴定第16-17页
        1.3.7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第17页
            1.3.7.1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原理第17页
            1.3.7.2 影响多倍体诱导率因素第17页
            1.3.7.3 外植体及其生长状态选择第17页
            1.3.7.4 外植体的倍性水平第17页
            1.3.7.5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影响第17页
        1.3.8 多倍体育种研究的意义第17-18页
    1.4 植物基因组大小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1 基因组大小测定主要方法第18页
        1.4.2 基因组大小与植物表型关系第18页
        1.4.3 基因组大小增加原因第18页
        1.4.4 基因组大小测定意义和应用第18-19页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第2章 白掌多倍体的诱导第20-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0页
        2.1.1 植物材料第20页
        2.1.2 诱导剂第20页
    2.2 试验方法第20-22页
        2.2.1 秋水仙素溶液配置第20页
        2.2.2 白掌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第20-21页
            2.2.2.1 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第20页
            2.2.2.2 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第20-21页
        2.2.3 白掌叶片诱导多倍体第21页
            2.2.3.1 秋水仙素处理叶片的浓度和时间第21页
            2.2.3.2 叶片进行预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第21页
        2.2.4 白掌茎尖的多倍体诱导第21-22页
            2.2.4.1 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茎尖第21页
            2.2.4.2 秋水仙素处理茎尖的时间第21页
            2.2.4.3 秋水仙素处理不同品种第21-22页
    2.3 数据处理第22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22-29页
        2.4.1 利用白掌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的结果第22-24页
            2.4.1.1 叶片划伤与未划伤处理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第22-23页
            2.4.1.2 叶片是否带叶柄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第23-24页
            2.4.1.3 利用愈伤组织诱导多倍体的结果第24页
        2.4.2 利用白掌叶片诱导多倍体的结果第24-26页
            2.4.2.1 秋水仙素不同处理对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24-25页
            2.4.2.2 叶片预培养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对愈伤组诱导的影响第25-26页
        2.4.3 利用白掌茎尖诱导多倍体的结果第26-29页
            2.4.3.1 秋水仙素浓度对白掌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第26页
            2.4.3.2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白掌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第26-27页
            2.4.3.3 不同品种白掌多倍体的诱导第27-29页
第3章 多倍体的鉴定第29-40页
    3.1 试验材料第29页
    3.2 裂解液及染色液配方第29页
    3.3 试验方法第29-30页
        3.3.1 流式细胞仪鉴定第29页
        3.3.2 基因组大小鉴定第29-30页
            3.3.2.1 不同品种白掌基因组大小的测定第29-30页
            3.3.2.2 多倍体植株基因组大小的鉴定第30页
            3.3.2.3 核DNA含量的计算方法第30页
    3.4 数据处理第30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30-40页
        3.5.1 流式细胞仪的测定第30-35页
        3.5.2 基因组大小的测定第35-40页
            3.5.2.1 不同品种白掌基因组的大小第35-38页
            3.5.2.2 多倍体植株基因组大小的第38-40页
第4章 结论与讨论第40-43页
    4.1 结论第40-41页
    4.2 讨论第41-43页
第5章 后续研究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欠发达地区高水平大学政策支持研究
下一篇:技术与制度的困境--关于粮管所撤销的社会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