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4页 |
·概述 | 第11-12页 |
·纳米碳酸钙的性质 | 第12页 |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第12-14页 |
·复分解法 | 第12页 |
·碳化法 | 第12-14页 |
·纳米碳酸钙产品的主要纳米特性及其应用 | 第14-18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4-15页 |
·表面与界面效应 | 第15-16页 |
·体积效应 | 第16-17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7-18页 |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修饰 | 第18-21页 |
·碳酸钙表面修饰的分类 | 第18-20页 |
·碳酸钙表面修饰的方法 | 第20-21页 |
·国内外纳米碳酸钙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 第21页 |
·国外纳米碳酸钙的生产与研究现状 | 第21页 |
·中国碳酸钙工业与国外的差距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纳米碳酸钙的发展趋势 | 第22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4-31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24页 |
·实验主要原料 | 第24页 |
·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25页 |
·实验方案及试验过程 | 第25-28页 |
·月桂酸参与下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 第25-26页 |
·硬脂酸参与下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 第26页 |
·油酸参与下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 第26-27页 |
·以 CaCl_2为原料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 | 第27-28页 |
·实验主要流程图 | 第28-29页 |
·添加活性剂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流程图 | 第28页 |
·CaCl2和氨水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流程图 | 第28-29页 |
·实验装置图 | 第29页 |
·纳米碳酸钙的表征和检测 | 第29-31页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29页 |
·透射电镜分析 | 第29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9-3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页 |
·X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页 |
·热重分析 | 第30-31页 |
第3章 不同活性剂下纳米碳酸钙的制备及其性能 | 第31-56页 |
·月桂酸参与下氢氧化钙的碳化过程及纳米碳酸钙的性能 | 第31-41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碳化反应过程中的 pH 值变化特征 | 第32页 |
·热重分析 | 第32-33页 |
·Ca(OH)_2初始浓度对产物纳米碳酸钙的性能的影响 | 第33-36页 |
·CO_2流量对合成的纳米碳酸钙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月桂酸加入量对纳米碳酸钙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本实验小结 | 第40-41页 |
·硬脂酸作为活性剂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硬脂酸加入量对合成的纳米碳酸钙的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热重分析 | 第43-44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以硬脂酸为模板制成不同形态碳酸钙颗粒的机理分析 | 第45-46页 |
·本实验小结 | 第46-47页 |
·油酸作为活性剂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 | 第47-56页 |
·引言 | 第47页 |
·油酸的加入量对合成的纳米碳酸钙的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热重分析 | 第50-52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油酸在碳化过程中的作用 | 第53-54页 |
·温度对纳米碳酸钙的粒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 | 第54-55页 |
·本实验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氯化钙和氨水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 | 第56-64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CO_2气体的溶解以及 CO_32-粒子浓度的变化对 PH 值的影响 | 第57-58页 |
·不同反应阶段的碳酸钙的晶型分析 | 第58-60页 |
·不同反应阶段碳酸钙的形貌分析 | 第60-61页 |
·碳酸钙粒子的成核结晶过程分析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全文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