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研究内容 | 第14页 |
2、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王原祁山水画构图概述 | 第16-28页 |
一、王原祁山水画概述 | 第16-17页 |
二、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理论 | 第17-20页 |
1、“龙脉”山水画构图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2、“龙脉为体,开合起伏为用” | 第18-19页 |
3、“大君气象” | 第19-20页 |
三、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理论出现的原因 | 第20-28页 |
1、清初社会背景的影响 | 第20-21页 |
2、传统山水画创作中“位置经营”观念的影响 | 第21-26页 |
3、王原祁双重身份的影响 | 第26-28页 |
第二章 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特征 | 第28-42页 |
一、王原祁山水画具体构图特点分析 | 第28-32页 |
1、“龙脉”气势——“小块积大块”堆积山石法 | 第28-29页 |
2、“大君气象”——“护卫主峰”法 | 第29-30页 |
3、“龙穴”——“前有溪水环抱,后有主山依靠” | 第30-32页 |
二、王原祁山水画构图与前人相比 | 第32-36页 |
1、与黄公望相比 | 第32-33页 |
2、与董其昌相比 | 第33-36页 |
三、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特点和理论之间的关系 | 第36-42页 |
1、笔墨皴染之“势” | 第36-38页 |
2、“之”字型构图 | 第38-40页 |
3、中和之境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理论与实践对后世的影响 | 第42-48页 |
一、娄东画派画家对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的传承与发扬 | 第42-44页 |
二、对黄宾虹的影响 | 第44-45页 |
三、对当代山水画构图的影响 | 第45-48页 |
1、“师古而不拟古” | 第45-46页 |
2、“借古以开今”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