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文化的沅江市区滨水空间改造研究--以沅江市五湖联通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沅江概况 | 第10-11页 |
1.1.2 沅江五湖的现状 | 第11页 |
1.1.3 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范围 | 第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1 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 第12-13页 |
1.3.2 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 第13页 |
1.3.3 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 第13页 |
1.3.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 第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1 城市理水的历史发展综述 | 第13页 |
1.4.2 水文化的历史 | 第13-14页 |
1.4.3 沅江特色的水文化以及五湖联通项目 | 第14页 |
1.5 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5.1 水的文化基础 | 第14-16页 |
1.5.2 古代城市理水实践 | 第16-18页 |
1.5.3 近现代城市水域规划发展思想与实践 | 第18-21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6.1 资料查阅与整理 | 第21页 |
1.6.2 现场调查 | 第21页 |
1.6.3 理论研究 | 第21-22页 |
1.6.4 归纳与演绎 | 第22页 |
1.6.5 分析与综合 | 第22页 |
1.6.6 实践论证 | 第22-23页 |
1.7 研究框架 | 第23-24页 |
1.8 创新点 | 第24页 |
1.9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沅江水文化综述与水文化景观 | 第25-44页 |
2.1 国内水文化发展综述 | 第25-32页 |
2.1.1 水文化的地域特征 | 第25-26页 |
2.1.2 水文化的艺术特征 | 第26-29页 |
2.1.3 水文化的哲学特征 | 第29-31页 |
2.1.4 水文化的科学性 | 第31-32页 |
2.2 沅江水文化的特点 | 第32-37页 |
2.2.1 湖乡文化 | 第32-34页 |
2.2.2 洞庭文化与楚文化 | 第34-36页 |
2.2.3 渔文化 | 第36-37页 |
2.3 水文化对于沅江景观的营造 | 第37-43页 |
2.3.1 沅江水文化的景观载体 | 第37-39页 |
2.3.2 沅江水文化的历史景观 | 第39-41页 |
2.3.3 沅江水文化的景观构成要素 | 第41-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沅江水空间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 第44-58页 |
3.1 沅江的滨水空间功能分区 | 第44-45页 |
3.2 沅江的水空间生态资源 | 第45-50页 |
3.2.1 自然生态资源特色 | 第45-48页 |
3.2.2 主要自然生态旅游点 | 第48-50页 |
3.3 沅江水空间规划的问题—水特色的缺失 | 第50页 |
3.4 沅江水特色缺失的原因 | 第50-54页 |
3.4.1 城市"干篇一律″的包装 | 第50-51页 |
3.4.2 缺乏统一的水网格局 | 第51页 |
3.4.3 水城分离,缺乏互动 | 第51-52页 |
3.4.4 功能衰落,环境破坏 | 第52-53页 |
3.4.5 缺乏文脉的延续与场地精神的创造 | 第53-54页 |
3.5 沅江水特色塑造的可行性策略 | 第54-57页 |
3.5.1 水性格特色塑造 | 第54页 |
3.5.2 水生植物特色塑造 | 第54-55页 |
3.5.3 水文化特色塑造 | 第55页 |
3.5.4 对滨水区域水特色的挖掘 | 第55-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实践案例研究—沅江五湖联通规划升级项目 | 第58-76页 |
4.1 规划项目概况 | 第58-59页 |
4.1.1 项目区位与沅江水资源状况 | 第58-59页 |
4.2 五湖现状 | 第59-60页 |
4.2.1 城市结构 | 第59页 |
4.2.2 城市风貌 | 第59-60页 |
4.3 五湖特色与现状 | 第60-61页 |
4.4 规划定位与目标 | 第61-63页 |
4.4.1 完善生态格局 | 第61页 |
4.4.2 优化城市滨水意象结构 | 第61-62页 |
4.4.3 再塑城市风貌 | 第62页 |
4.4.4 促进产业转型 | 第62-63页 |
4.5 设计构思 | 第63-64页 |
4.5.1 保障城市水安全 | 第63页 |
4.5.2 优化用地功能 | 第63-64页 |
4.5.3 突出文化内涵 | 第64页 |
4.6 五湖定位与特色塑造 | 第64-66页 |
4.6.1 五湖功能定位 | 第64-65页 |
4.6.2 五湖特色定位 | 第65-66页 |
4.7 五湖设计重要节点—上琼湖的总体构思与设计 | 第66-75页 |
4.7.1 区位及现状分析 | 第66-67页 |
4.7.2 主题设计 | 第67页 |
4.7.3 总体布局设计 | 第67-68页 |
4.7.4 水文化的表现方法 | 第68-71页 |
4.7.5 节点设计 | 第71-73页 |
4.7.6 上琼湖种植设计图 | 第73-74页 |
4.7.7 活动及游览设计 | 第74-75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6-78页 |
5.1 总结 | 第76-77页 |
5.2 展望 | 第77-78页 |
5.2.1 论文不足之处 | 第77页 |
5.2.2 水文化对于滨水城市规划的思考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个人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