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园林设计论文

基于北京多元文化下的小游园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2 小游园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小游园概念界定第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北京多元文化类型研究分析第14-57页
    2.1 北京市概况第14页
    2.2 北京市文化资源提取第14-23页
        2.2.1 物质文化遗产第14-17页
        2.2.2 民俗文化研究第17-20页
        2.2.3 北京地域文化研究第20-23页
    2.3 实地案例调研分析第23-53页
        2.3.1 东四奥林匹克社区公园第24-31页
        2.3.2 北京朝阳门地铁站旁绿地第31-38页
        2.3.3 裕中西里玫瑰园第38-47页
        2.3.4 首都机场社区文化公园第47-53页
    2.4 实地调研总结第53-56页
        2.4.1 小游园现存问题第53-55页
        2.4.2 对策分析第55-56页
    2.5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基于多元文化表达的小游园设计理论与方法第57-64页
    3.1 设计指导理论第57页
        3.1.1 整体与局部第57页
        3.1.2 人性化设计第57页
        3.1.3 因地制宜,发挥场地特色第57页
    3.2 设计目标第57-58页
    3.3 设计原则第58-59页
        3.3.1 以人为本原则第58页
        3.3.2 整体性原则第58页
        3.3.3 地域文化原则第58页
        3.3.4 多样性原则第58-59页
    3.4 小游园功能分区研究第59页
        3.4.1 主入口第59页
        3.4.2 休闲游憩区第59页
        3.4.3 中心活动区第59页
        3.4.4 观赏游览区第59页
    3.5 小游园设计要素第59-62页
        3.5.1 地址选定第59-60页
        3.5.2 入口和边界第60页
        3.5.3 植物第60-61页
        3.5.4 园林小品及构筑物第61-62页
        3.5.5 园路及铺装第62页
    3.6 北京市多元文化在游园景观中的提取、整合与表达第62-63页
        3.6.1 提取第62页
        3.6.2 整合第62-63页
        3.6.3 表达第63页
    3.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四章 潘家园文化苑改造第64-84页
    4.1 项目概况第64-67页
        4.1.1 区位概况第64页
        4.1.2 区位文化分析第64-65页
        4.1.3 现状分析第65-66页
        4.1.4 场地文化提取第66-67页
        4.1.5 周边人群类型研究第67页
    4.2 场地改造方案第67-83页
        4.2.1 设计说明第67-69页
        4.2.2 功能分区第69-72页
        4.2.3 植物第72-74页
        4.2.4 特色景观主题及小品第74-81页
        4.2.5 铺装设计第81-83页
    4.3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84-86页
    5.1 总结第84页
    5.2 讨论第84-85页
        5.2.1 研究不足及局限性第84-85页
        5.2.2 创新点第85页
    5.3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9页
致谢第89-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怀化市岩门公园设计探究
下一篇:基于水文化的沅江市区滨水空间改造研究--以沅江市五湖联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