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干涉的光纤传感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引言 | 第10页 |
·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光纤传感器的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光纤传感技术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光纤传感的光相位计算 | 第15-26页 |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速度 | 第15-16页 |
·光纤传感过程中的相位变化 | 第16-21页 |
·光纤部分的相位延迟 | 第16页 |
·耦合部分的相位变化 | 第16-20页 |
·光通过反射膜的相位变化 | 第20-21页 |
·光纤相位调制机理 | 第21-22页 |
·温度变化与光传输相位的关系 | 第22页 |
·压力变化与光传输相位的关系 | 第22-24页 |
·关于单模光纤的色散效应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干涉技术的研究背景 | 第26-35页 |
·半导体激光器及自混合干涉的概念 | 第26页 |
·自混合干涉的兴起和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自混合干涉效应的研究和应用领域 | 第28-30页 |
·自混合干涉的理论模型 | 第30-32页 |
·三角波调制的自混合干涉原理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应用激光自混合干涉技术的光纤传感模型 | 第35-50页 |
·新型光纤温度传感方法 | 第35-43页 |
·温度传感模型 | 第35-36页 |
·温度值的计算式 | 第36-37页 |
·仿真分析温度变化的方向和速度 | 第37-40页 |
·仿真分析温度值 | 第40-41页 |
·温度的多点测量 | 第41-43页 |
·新型光纤压力传感方法 | 第43-50页 |
·压力传感模型 | 第43-44页 |
·压力值的计算式 | 第44-45页 |
·仿真分析压力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 第45-49页 |
·仿真分析压力值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新型光纤温度传感方法的实验研究 | 第50-57页 |
·调制驱动电源设计 | 第50-55页 |
·驱动电路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驱动电路设计分析 | 第51-53页 |
·元件选择的原则 | 第53页 |
·元件的选用及半导体激光器的参数 | 第53-55页 |
·实验设备的搭建 | 第55页 |
·实验流程 | 第55-56页 |
·实验结论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