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理论意义 | 第7-8页 |
2、实践意义 | 第8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四)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 第11-14页 |
1、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3、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1、PPP模式 | 第14-15页 |
2、产业园区 | 第15-17页 |
(二)协同治理理论及分析模型概述 | 第17-22页 |
1、理论内涵的梳理 | 第17-19页 |
2、分析模型的选择 | 第19-21页 |
3、适用性分析 | 第21-22页 |
二、惠安县泉惠石化园区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背景及运作情况 | 第22-29页 |
(一)石化园区发展规划及开发现状 | 第22-23页 |
1、开发背景及发展规划 | 第22-23页 |
2、核心项目运作情况及园区开发成效 | 第23页 |
(二)石化园区配套基础设施PPP项目的运作概况 | 第23-24页 |
(三)项目方案和运作流程 | 第24-29页 |
1、运作模式设计 | 第24-25页 |
2、融资方案设计 | 第25-26页 |
3、运营管理方案设计 | 第26-27页 |
4、立项决策流程 | 第27-29页 |
三、惠安县泉惠石化园区PPP项目的协同优势分析 | 第29-34页 |
(一)地方政府层面——实施协同治理的“第一推动力” | 第29-31页 |
1、实现从“划桨者”到“掌舵者”的首次转型 | 第29-30页 |
2、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效节约交易成本 | 第30-31页 |
(二)园区和产业(含社会资本方)层面——协同治理的具体操作及获益者 | 第31-33页 |
1、为石化园区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 第31-32页 |
2、有利于提升全产业链整合能力 | 第32-33页 |
(三)项目管理层面——协同治理优势的直接体现 | 第33-34页 |
1、管理理念上,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向“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提升 | 第33页 |
2、项目实践中,有效提升了资源利用和整合效率 | 第33-34页 |
四、惠安县泉惠石化园区PPP项目实施中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1页 |
(一)存在问题 | 第34-39页 |
1、外部环境中的不足 | 第34页 |
2、协同动因中的不足 | 第34-35页 |
3、协同引擎中的不足 | 第35-39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1、国家顶层设计不完善和地方政策延续性不强,是产生外部环境问题的首要原因 | 第39页 |
2、地方政绩考评体系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动力,是产生协同动因问题的直接原因 | 第39-40页 |
3、对风险与利益平衡的认识不足及机制欠缺,是产生协同引擎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40-41页 |
五、进一步优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41-46页 |
(一)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政府部门的契约精神 | 第41-42页 |
(二)完善自上而下的专门中心,强化PPP发展的机构支撑 | 第42页 |
(三)加快标准化和信息公开步伐,强化首个PPP项目的标杆和示范效应 | 第42-43页 |
(四)完善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强化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和管控 | 第43-44页 |
(五)积极探索创新相关举措,强化PPP模式推广的融资保障 | 第44-45页 |
(六)多渠道开展专业培训与合作,强化知识储备与专业人才保障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注释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件 | 第53-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