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选题背景 | 第8-9页 |
2.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 | 第9-11页 |
1.公众满意度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电子政务公众满意度研究 | 第10-11页 |
(三)本文框架结构 | 第11-12页 |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2页 |
(五)创新点、难点 | 第12-13页 |
一、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一)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满意度调查的可行性 | 第13-14页 |
(二)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必要性 | 第14页 |
(三)《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试行办法》解读 | 第14-15页 |
1.《试行办法》实施主体 | 第15页 |
2.《试行办法》遵循原则 | 第15页 |
3.《试行办法》实施程序 | 第15页 |
(四)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中的公众满意度理论 | 第15-18页 |
1.公众满意度理念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适用性 | 第16-17页 |
2.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中的公众满意度理念 | 第17页 |
3.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服务与满意度的关系 | 第17-18页 |
(五)关于东莞市全程电子工商登记化公众满意度的测量 | 第18页 |
(六)小结 | 第18-19页 |
二、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公众满意度模型构建 | 第19-27页 |
(一)国内外权威顾客满意度模型分析 | 第19-22页 |
1.瑞典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19-20页 |
2.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20页 |
3.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20-21页 |
4.清华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 第21-22页 |
5.公共部门ASCI模型 | 第22页 |
(二)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公众满意度模型构建(DPSI) | 第22-26页 |
1.潜变量的选取 | 第22-24页 |
2.东莞市全程电子化满意度模型变量的建立 | 第24-25页 |
3.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公众满意度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三)小结 | 第26-27页 |
三、东莞市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满意度测评 | 第27-3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7页 |
(二)研究方案 | 第27页 |
(三)数据收集 | 第27-30页 |
1.问卷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2.问卷设计的思路 | 第28页 |
3.问卷的调查方式 | 第28-29页 |
4.问卷设计 | 第29页 |
5.样本数量的选择 | 第29页 |
6.问卷收集 | 第29-30页 |
(四)数据处理 | 第30-32页 |
(五)数据可靠性验证 | 第32-34页 |
(六)参数估计 | 第34页 |
(七)满意度计算 | 第34-35页 |
(八)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1.整体满意度及路径值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2.公众满意度结果分析 | 第36-38页 |
(九)小结 | 第38-39页 |
四、对策建议 | 第39-47页 |
(一)内部改进 | 第39-43页 |
1.完善网站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 第39-40页 |
2.回应机制 | 第40-41页 |
3.部门内部保持持续性改进态势 | 第41-42页 |
4.其他改进策略 | 第42-43页 |
(二)外部改进 | 第43-45页 |
1.信息公开,增强政府透明度 | 第43页 |
2.公众参与 | 第43-44页 |
3.第三方评估 | 第44-45页 |
(三)小结 | 第45-47页 |
五、结语 | 第47-50页 |
(一)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47-48页 |
1.构建了基于公众满意度的测评模型 | 第47页 |
2.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定量分析 | 第47-48页 |
3.提出了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第48页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8页 |
1.抽样的局限性 | 第48页 |
2.模型涵盖不全面 | 第48页 |
3.调查的偏差 | 第48页 |
(三)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48-50页 |
1.完善测评模型 | 第48-49页 |
2.完善测量指标 | 第49页 |
3.改善统计分析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