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与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问题第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2页
        1.4.1 文献法第10-11页
        1.4.2 问卷调查法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非智力因素相关研究综述第12-14页
        2.1.1 相关概念第12-13页
        2.1.2 非智力因素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页
        2.1.3 非智力因素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3-14页
    2.2 课堂认知参与相关研究综述第14-18页
        2.2.1 相关概念第14-16页
        2.2.2 课堂认知参与的衡量标准综述第16-18页
第3章 研究设计第18-21页
    3.1 研究目的第18页
    3.2 研究对象第18页
    3.3 研究工具第18-20页
        3.3.1 问卷的编制第18-20页
        3.3.2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第20页
    3.4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20-21页
第4章 数据分析第21-37页
    4.1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分析第21-28页
        4.1.1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总体分析第21页
        4.1.2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各维度分析第21-22页
        4.1.3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性别差异分析第22-24页
        4.1.4 高中生数学非智力因素班级差异分析第24-28页
    4.2 高中生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分析第28-33页
        4.2.1 高中生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整体分析第28-29页
        4.2.2 高中生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性别差异分析第29-30页
        4.2.3 高中生数学课堂认知参与水平班级差异分析第30-33页
    4.3 非智力因素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3-37页
        4.3.1 意志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3-34页
        4.3.2 态度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4页
        4.3.3 兴趣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4.3.4 性格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5页
        4.3.5 动机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5-36页
        4.3.6 情绪情感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36-37页
第5章 非智力因素与课堂认知参与水平的线性回归分析第37-45页
    5.1 非智力因素总体与课堂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第37-39页
        5.1.1 非智力因素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第37-39页
    5.2 非智力因素各维度与认知参与水平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39-45页
        5.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39-42页
        5.2.2 处理多元线性回归的多重共线性第42-45页
第6章 分析与建议第45-56页
    6.1 学习意志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与建议第45-47页
        6.1.1 学习意志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45-46页
        6.1.2 学习意志维度的教学建议第46-47页
    6.2 学习态度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及建议第47-48页
        6.2.1 学习态度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47页
        6.2.2 学习态度维度的教学建议第47-48页
    6.3 学习兴趣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及建议第48-51页
        6.3.1 学习兴趣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48-49页
        6.3.2 学习兴趣维度的教学建议第49-51页
    6.4 性格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与建议第51-52页
        6.4.1 性格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51页
        6.4.2 性格维度的教学建议第51-52页
    6.5 动机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与建议第52-53页
        6.5.1 动机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52-53页
        6.5.2 动机维度的教学建议第53页
    6.6 情绪情感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与建议第53-56页
        6.6.1 情绪情感的性别、班级差异分析第53-54页
        6.6.2 情绪情感维度的教学建议第54-56页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56-58页
    7.1 研究结论第56页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6-58页
        7.2.1 研究的不足第56-57页
        7.2.2 研究的展望第57-58页
附录A第58-61页
附录B第61-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三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高一学生解函数应用题的障碍及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