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生物论文

基于POE的高中生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来源第9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9-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1 POE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2 隐性知识显性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4 创新之处第12页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2-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4-19页
    2.1 基本概念第14-16页
        2.1.1 POE教学策略第14页
        2.1.2 隐性知识第14-15页
        2.1.3 隐性知识显性化第15-16页
    2.2 理论基础第16-19页
        2.2.1 建构主义理论第16-17页
        2.2.2 概念转换理论第17-18页
        2.2.3 知识管理与知识流程第18-19页
第3章 基于POE的高中生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设计策略分析第19-22页
    3.1 基于POE的高中生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设计策略第19-20页
    3.2 POE教学设计策略图第20页
    3.3 POE教学活动学习单设计第20-22页
第4章 基于POE的高中生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实践研究第22-36页
    4.1 实践方案设计第22-25页
        4.1.1 实践研究的目的第22页
        4.1.2 研究工具第22-23页
        4.1.3 数据处理方法第23页
        4.1.4 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3-25页
        4.1.5 实践研究的实施安排第25页
    4.2 预期效果第25-26页
    4.3 基于POE教学策略的生物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案例第26-36页
        4.3.1 理论教学案例第26-30页
        4.3.2 实验教学案例第30-36页
第5章 实践研究结果与讨论第36-41页
    5.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第36-38页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隐性知识量整体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5.1.2 实验班与对照班隐性知识量分维度对比分析第37-38页
    5.2 成绩分析第38-41页
        5.2.1 成绩组间比较分析第38-39页
        5.2.2 成绩折线图分析第39-41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41-43页
    6.1 结论第41页
    6.2 建议第41-42页
    6.3 研究的不足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3页
    附录1:《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活动学习单第45-47页
    附录2:《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活动学习单第47-48页
    附录3:《细胞膜——细胞的边界》活动学习单第48-49页
    附录4:前测问卷第49-51页
    附录5:后测问卷第51-5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任务驱动法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