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实证研究及对策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第一节 地方党校智库建设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一、智库的类别划分 | 第12页 |
二、新型智库的概念表述 | 第12页 |
三、地方党校智库的概念属性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地方党校智库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政策思想市场 | 第13页 |
二、圈层结构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的现状 | 第15-26页 |
第一节 各地方党校智库建设推进情况 | 第15-16页 |
一、管理保障机制推进情况 | 第15页 |
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 第15页 |
三、“教研咨”一体化推进情况 | 第15页 |
四、激励奖励制度建设情况 | 第15-16页 |
五、智库成果转化情况 | 第16页 |
第二节 地方党校作为新型智库的优势分析 | 第16-19页 |
一、理论研究的学科优势 | 第16-17页 |
二、思想与理论碰撞的学员优势 | 第17-18页 |
三、自成系统的组织优势 | 第18页 |
四、介入政策的路径优势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2页 |
一、党校系统内智库功能发展的不平衡 | 第19-20页 |
二、同类智库中地方党校的弱势地位 | 第20-21页 |
三、教研咨三大职能中咨询功能的相对薄弱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典型地方党校智库案例研究 | 第22-26页 |
一、专职教师人数少,年龄结构不合理 | 第22-23页 |
二、学科专业单一、学历层次不高 | 第23页 |
三、岗位聘用不合理 | 第23-24页 |
四、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难度大 | 第24-25页 |
五、签批数量少、层次低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影响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的成因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一节 影响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一、决策需求支持 | 第26页 |
二、参与支持 | 第26-27页 |
三、经费支持 | 第27页 |
第二节 影响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一、地方党校对自身职能的认知与定位 | 第27页 |
二、对决策需求的准确把握 | 第27-28页 |
三、研究人才的作用发挥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推进地方党校智库功能实现的对策与建议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深化咨政意识-发挥独特优势 | 第29-30页 |
一、利用学员优势,拓展咨政渠道 | 第29页 |
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 第29-30页 |
三、做好“地方特色”这一文章 | 第30页 |
第二节 找准角色定位系-党的评价标准 | 第30-31页 |
一、塑造党校智库的精神特质 | 第30-31页 |
二、承担党校智库的独特使命 | 第31页 |
第三节 以开放运作模式构建智库队伍建设 | 第31-32页 |
一、党校智库人才的“旋转门机制” | 第31-32页 |
二、人才的创新与管理 | 第32页 |
第四节 系统内部统筹与资源整合 | 第32-35页 |
一、党校系统内部的指导与交流 | 第32页 |
二、党校之间的区域联系 | 第32-33页 |
三、与其余智库关系-竞争与创新的协同发展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