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工程基础科学论文--泥沙动力学、河流动力学论文--河口、港湾、海岸泥沙论文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侵蚀特性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38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0-21页
        1.1.1 选题背景第20-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页
    1.2 研究进展第21-36页
        1.2.1 沉积物侵蚀模式第22-24页
        1.2.2 临界侵蚀控制因素第24-28页
        1.2.3 临界侵蚀的研究方法第28-32页
        1.2.4 河口区域泥沙侵蚀特性研究第32-36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36-3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第38-52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38-42页
        2.1.1 水沙特征第38-39页
        2.1.2 动力条件第39-40页
        2.1.3 地形与沉积环境第40-42页
    2.2 资料来源第42-44页
    2.3 分析方法第44-52页
        2.3.1 沉积物物理性状测定第44-46页
        2.3.2 剪切起动试验第46-48页
        2.3.3 流变试验第48-52页
第三章 长江口原状表层沉积物物理性状分布第52-63页
    3.1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第52-55页
        3.1.1 沉积物类型第52-53页
        3.1.2 中值粒径与组分特性第53-55页
    3.2 表层沉积物含水量第55-57页
        3.2.1 含水量分布第55-56页
        3.2.2 含水量与固结程度第56-57页
    3.3 沉积物物理性状的相互关系第57-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长江口原状表层沉积物侵蚀过程第63-74页
    4.1 沉积物表面侵蚀过程第63-70页
        4.1.1 泥沙物理性状对起动过程的影响第64-68页
        4.1.2 临界起动应力分析第68-70页
    4.2 沉积物体积侵蚀过程第70-73页
    4.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沉积物临界侵蚀控制因素探讨第74-84页
    5.1 粒度组成的影响第74-78页
    5.2 含水量与湿容重的影响第78-81页
    5.3 粒度与含水量的综合影响第81-83页
    5.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临界起动分布研究第84-96页
    6.1 临界起动应力试验结果分布第84-85页
    6.2 起动公式在长江口的适用性讨论第85-92页
        6.2.1 拟合公式的定性意义第87-89页
        6.2.2 起动拖曳力公式的定量分析第89-92页
    6.3 长江口起动应力分布及侵蚀趋势探讨第92-95页
    6.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6-99页
    7.1 主要结论第96-97页
    7.2 创新点第97-98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1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涯资本、角色—身份重塑与知识型员工职业迁移双重效应
下一篇: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多媒体画面的交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