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第12页 |
1.3.1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3页 |
1.4.3 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4-17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16-17页 |
2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7-26页 |
2.1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相关概念解析 | 第17-19页 |
2.1.1 高层商住楼建筑定义 | 第17页 |
2.1.2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定义 | 第17页 |
2.1.3 高层商住楼建筑及建筑外环境类型 | 第17-19页 |
2.2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使用者分析 | 第19-20页 |
2.2.1 使用人群的分类 | 第19-20页 |
2.2.2 使用人群的需求 | 第20页 |
2.2.3 使用人群的活动 | 第20页 |
2.3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构成及影响要素 | 第20-25页 |
2.3.1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的功能 | 第20-22页 |
2.3.2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的作用 | 第22页 |
2.3.3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构成要素 | 第22-23页 |
2.3.4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2.3.5 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哈尔滨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现状调研分析 | 第26-39页 |
3.1 哈尔滨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概况 | 第26-28页 |
3.1.1 哈尔滨城市概况 | 第26-27页 |
3.1.2 哈尔滨高层商住楼建筑概况 | 第27-28页 |
3.2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特征 | 第28-30页 |
3.2.1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的形成特征 | 第28页 |
3.2.2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的功能特征 | 第28-29页 |
3.2.3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的性格特征 | 第29页 |
3.2.4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的文化特征 | 第29-30页 |
3.3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现状 | 第30-36页 |
3.3.1 调查综述 | 第30-31页 |
3.3.2 调查分析 | 第31-36页 |
3.4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6-38页 |
3.4.1 现状问题 | 第36-37页 |
3.4.2 成因分析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外环境设计相关理论及国内外高层商住楼优秀案例研究 | 第39-44页 |
4.1 外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 第39-40页 |
4.1.1 建筑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39页 |
4.1.2 环境行为学理论 | 第39页 |
4.1.3 场所精神理论 | 第39-40页 |
4.1.4 景观美学理论 | 第40页 |
4.2 国内外高层商住楼优秀案例研究 | 第40-43页 |
4.2.1 日本六本木新城外部环境设计实例分析 | 第40-42页 |
4.2.2 北京三里屯SOHO外环境设计实例分析 | 第42-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第44-52页 |
5.1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发展趋势与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5.1.1 发展趋势 | 第44页 |
5.1.2 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5.2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总体设计设计原则 | 第45-46页 |
5.2.1 注重哈尔滨市地域文化特征原则 | 第45页 |
5.2.2 尊重哈尔滨市寒地环境特征原则 | 第45-46页 |
5.2.3 合理划分商住空间原则 | 第46页 |
5.2.4 打造多层次立体交通原则 | 第46页 |
5.3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外环境总体设计设计方法 | 第46-49页 |
5.3.1 平面设计 | 第46-48页 |
5.3.2 空间设计 | 第48-49页 |
5.4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要素设计 | 第49-50页 |
5.4.1 基面要素设计 | 第49-50页 |
5.4.2 围护面要素设计 | 第50页 |
5.4.3 设施小品要素设计 | 第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6 哈尔滨市高层商住楼建筑外环境设计实践案例 | 第52-60页 |
6.1 项目概况及定位 | 第52-53页 |
6.2 平面设计 | 第53-56页 |
6.2.1 平面形态 | 第53页 |
6.2.2 商住空间划分处理 | 第53页 |
6.2.3 周边环境与交通处理 | 第53-54页 |
6.2.4 环境空间的划分与轴线的确定 | 第54-56页 |
6.3 空间设计 | 第56-58页 |
6.3.1 广场式开放空间 | 第57页 |
6.3.2 街道式开放空间 | 第57-58页 |
6.3.3 庭院式开放空间 | 第58页 |
6.4 绿化设计 | 第58-5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