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2-13页 |
1.1.1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第12-13页 |
1.1.2 职业适应初期的重要性 | 第13页 |
1.1.3 个人关注点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0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4.1 农村幼儿园 | 第20页 |
1.4.2 新入职幼儿园教师 | 第20-21页 |
1.4.3 职业适应 | 第21页 |
1.5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21-23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6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23-25页 |
1.6.1 研究的重难点 | 第23-24页 |
1.6.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的现状调查结果 | 第25-37页 |
2.1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基本情况简介 | 第25-28页 |
2.1.1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个人情况汇总 | 第25-26页 |
2.1.2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情况汇总 | 第26-28页 |
2.2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总体情况 | 第28-33页 |
2.2.1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心理适应现状 | 第29-31页 |
2.2.2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适应现状 | 第31-32页 |
2.2.3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环境适应现状 | 第32-33页 |
2.3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情况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的调查结果呈现 | 第33-37页 |
第3章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7-60页 |
3.1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情况在部分人口学变量上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7-42页 |
3.1.1 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能力低 | 第37-38页 |
3.1.2 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名额紧缺 | 第38-39页 |
3.1.3 无指导教师指导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能力低 | 第39-41页 |
3.1.4 未接受过教育培训的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能力低 | 第41-42页 |
3.2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心理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2-47页 |
3.2.1 过度忧虑幼儿安全问题 | 第42-44页 |
3.2.2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 | 第44-45页 |
3.2.3 农村幼儿园教师职业满意度低 | 第45-47页 |
3.3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7-51页 |
3.3.1 教学及专业技能薄弱 | 第47-49页 |
3.3.2 幼儿园教师管控力薄弱 | 第49-50页 |
3.3.3 教学研究能力不足 | 第50-51页 |
3.4 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1-60页 |
3.4.1 环境状况差强人意,资源匮乏 | 第52-54页 |
3.4.2 人际关系复杂 | 第54-59页 |
3.4.3 幼儿园教师职业晋升空间小 | 第59-60页 |
第4章 提升农村新入职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建议 | 第60-67页 |
4.1 国家要高度重视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 第60-63页 |
4.1.1 完善并落实相关的政策制度 | 第60-61页 |
4.1.2 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水平 | 第61-62页 |
4.1.3 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公众看法 | 第62页 |
4.1.4 完善高校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模式 | 第62-63页 |
4.2 幼儿园为新入职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 第63-64页 |
4.2.1 开展有效的“师带徒”制度 | 第63页 |
4.2.2 有效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 第63-64页 |
4.2.3 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 第64页 |
4.3 教师个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职业适应能力 | 第64-67页 |
4.3.1 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 第64-65页 |
4.3.2 加强自我学习,提升个人能力 | 第65-67页 |
第5章 结语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