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问题研究--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5页
        三 理论评述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 产业集聚及产业集聚区第16-17页
        二 产城融合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第18-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8页
        二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18-20页
    第五节 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现状与存在问题第21-31页
    第一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类型第21页
    第二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21-25页
        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必要性分析第21-23页
        二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可行性分析第23-25页
    第三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现状分析第25-31页
        一 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第25-26页
        二 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分析第26-28页
        三 企业投融资现状分析第28-31页
第三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的测评第31-43页
    第一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及意义第31-32页
        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第31-32页
        二 评价体系的意义第32页
    第二节 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32-35页
        一 确定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集第32-33页
        二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第33页
        三 确定评价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语集Y第33-34页
        四 对主准则层各评价指标Xi建立模糊评价矩阵Ai第34页
        五 计算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A第34页
        六 对A做归一化处理第34页
        七 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类型评定标准第34-35页
    第三节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5-41页
        一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第35-41页
    第四节 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第41-42页
        一 评价指标选择不当第41页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局限性第41-42页
        三 层次分析法主观因素的存在第42页
    第五节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实例研究: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的评价第43-48页
    第一节 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现状第43-44页
    第二节 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结果及问题梳理第44-46页
        一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度综合评价结果第44-45页
        二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问题梳理第45-46页
    第三节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的建议第46-47页
    第四节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产城融合建设策略探讨第48-55页
    第一节 提升城市规划与产城发展的促进机制第49页
    第二节 打造产区互动和产城融合的双重模式第49-50页
    第三节 增强政策督导与产业集聚升级的结合第50-51页
    第四节 加大引资力度和主导产业招商的进程第51-52页
    第五节 加强基础设施和要素能力保障第52-53页
    第六节 促进重大项目和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第53页
    第七节 完善产城融合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第53-5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55-57页
    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5-56页
    第二节 主要创新第56页
    第三节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第60-6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省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
下一篇: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金融风险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