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Fam49b基因在人类细胞系中的定向敲除及其功能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写词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Fam49b基因的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CRISPR/Cas9系统的概况第14-18页
        1.2.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发展第14-15页
        1.2.2 CRISPR/Cas系统的结构第15页
        1.2.3 Ⅱ型CRISPR/Cas系统的作用机制第15-16页
        1.2.4 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第16-17页
        1.2.5 CRISPR/Cas9技术的存在问题与展望第17-18页
    1.3 肿瘤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第18-19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0-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4页
        2.1.1 主要仪器第20-21页
        2.1.2 主要试剂第21-22页
        2.1.3 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第22页
        2.1.4 主要抗体第22-23页
        2.1.5 主要引物第23页
        2.1.6 菌种和质粒第23-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37页
        2.2.1 细胞培养第24-25页
        2.2.2 RT-PCR实验第25-27页
        2.2.3 Western Blot实验第27-28页
        2.2.4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第28-29页
        2.2.5 基因打靶位点设计第29页
        2.2.6 引物设计第29页
        2.2.7 载体构建第29-31页
        2.2.8 细胞转染第31-32页
        2.2.9 打靶活性检测方法第32页
        2.2.10 有限稀释法建立单克隆细胞株第32-33页
        2.2.11 突变细胞系中Fam49b转录本的鉴定第33页
        2.2.12 细胞周期的检测第33-34页
        2.2.13 细胞凋亡的检测第34-35页
        2.2.14 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第35页
        2.2.15 连续五天细胞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第35页
        2.2.16 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第35页
        2.2.17 流式细胞分选仪分选U251细胞第35-36页
        2.2.18 统计学分析第36-37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59页
    3.1 人类细胞中Fam49b基因的表达第37页
    3.2 人类Fam49b的基因结构分析及其CRISPR/Cas9靶位点的设计第37-40页
    3.3 CRISPR/Cas9系统的载体构建第40-41页
    3.4 打靶效率的检测第41-43页
    3.5 突变细胞系的构建第43-46页
        3.5.1 单细胞克隆的筛选第43-44页
        3.5.2 对7号单细胞克隆基因型的鉴定第44-46页
        3.5.3 7号细胞株为单一细胞来源的验证第46页
    3.6 7号细胞株中人Fam49b基因表达情况的进一步研究第46-50页
        3.6.1 7号细胞株中Fam49b蛋白的检测和Fam49b转录本的研究第46-47页
        3.6.2 人类Fam49b基因的新异构体第47-50页
    3.7 敲除Fam49b1异构体对HEK293T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第50-54页
        3.7.1 敲除Fam49b1对293T细胞的细胞形态、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第50-52页
        3.7.2 敲除Fam49b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第52-54页
    3.8 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中CRISPR/Cas9系统的应用第54-59页
        3.8.1 pX458-T2打靶载体的构建与活性验证第54-57页
        3.8.2 运用流式细胞分选术获得高突变率U251细胞系第57-59页
第四章 讨论第59-65页
    4.1 对CRISPR/Cas9技术的合理应用第59-60页
    4.2 关于在细胞水平利用CRISPR/Cas9技术进行功能缺失研究第60-61页
    4.3 人类Fam49b基因的选择性剪接异构体第61-63页
        4.3.1 新异构体Fam49b2的发现及其与Fam49b1的比较分析第61-62页
        4.3.2 新异构体的发现对Fam49基因家族的意义第62-63页
    4.4 人类细胞中Fam49b基因的功能第63-64页
    4.5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种蜻蜓全线粒体基因组的高通量测序及蜻蜓目系统发育分析
下一篇:大肠杆菌中MVA途径的构建及其产异戊二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