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论我国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法律规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文章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2章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概述第14-23页
    2.1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第14-16页
        2.1.1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概念第14页
        2.1.2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特征第14-16页
    2.2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典型方式第16-18页
        2.2.1 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广告第16页
        2.2.2 利用伪造相关信息的方式进行欺诈第16-17页
        2.2.3 利用单方拒绝履约的方式进行欺诈第17页
        2.2.4 利用钓鱼网站的方式进行欺诈第17-18页
    2.3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的认定第18-20页
        2.3.1 主观要件的认定第18-19页
        2.3.2 客观要件的认定第19页
        2.3.3 损害事实与因果关系的认定第19-20页
    2.4 网络交易欺诈盛行的原因第20-22页
        2.4.1 信息不对称是网络交易欺诈产生的根源第20-21页
        2.4.2 互联网的特性为网络欺诈提供了便利第21页
        2.4.3 网络监管不到位为网络交易欺诈提供了温床第21-22页
        2.4.4 网络维权困难导致消费者怠于维权第22页
    2.5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网络交易欺诈法律规制的现状及问题第23-35页
    3.1 我国网络交易欺诈的现状第23-29页
        3.1.1 我国网络交易欺诈案例解析第23-28页
        3.1.2 我国网络交易欺诈立法现状第28-29页
    3.2 我国规制网络交易欺诈行为存在的问题第29-34页
        3.2.1 法律规定原则化第30-31页
        3.2.2 网络交易平台缺乏有力的监督第31-32页
        3.2.3 发生侵权后责任主体难以确定第32-33页
        3.2.4 网络交易证据难以获取第33-34页
        3.2.5 纠纷解决成本高第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网络交易欺诈法律规制的域外考察与借鉴第35-42页
    4.1 网络交易欺诈行为法律规制的域外考察第35-39页
        4.1.1 美国第35-36页
        4.1.2 欧盟第36-38页
        4.1.3 韩国第38-39页
    4.2 借鉴意义第39-41页
    4.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完善我国网络交易欺诈行为法律规制的建议第42-51页
    5.1 完善网络交易的相关法律体系第42-43页
    5.2 完善网络交易平台与第三方机构的义务第43-45页
        5.2.1 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信息审查义务第43-44页
        5.2.2 设置宣传广告的格式条款第44页
        5.2.3 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体系第44-45页
    5.3 明确网络经营者与交易平台的责任承担第45-47页
        5.3.1 落实网店实名制第45-46页
        5.3.2 严苛网络交易平台先行赔付的义务第46-47页
    5.4 完善网络交易的证据制度第47-48页
        5.4.1 增强交易平台保存初始交易记录的义务第47-48页
        5.4.2 完善网络交易证据的公证制度第48页
    5.5 设立完善的在线纠纷解决体系第48-49页
        5.5.1 完善在线协商解决机制第48-49页
        5.5.2 完善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第49页
    5.6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死刑适用失衡的反思与规制
下一篇:D市违法建设治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