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腔辅助相互作用的量子纠缠和量子逻辑门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 量子信息科学基础 | 第14-22页 |
1.2.1 量子纠缠 | 第14-20页 |
1.2.2 量子逻辑门 | 第20-22页 |
1.3 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22-27页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7-28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腔辅助的相互作用系统及其应用 | 第30-45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单边腔中输入输出过程的原理 | 第30-33页 |
2.3 未知量子态的比较和区分 | 第33-43页 |
2.3.1 基本物理模型和公式 | 第36页 |
2.3.2 明确的未知原子态比较 | 第36-40页 |
2.3.3 基于量子态比较的区分方案 | 第40-42页 |
2.3.4 分析和讨论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3章 利用原子-腔系统制备KLM型原子纠缠态 | 第45-56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制备两原子KLM态的两种方案 | 第46-53页 |
3.2.1 基于耦合腔系统的KLM态制备 | 第48-51页 |
3.2.2 基于腔辅助相互作用的KLM态制备 | 第51-53页 |
3.3 分析与讨论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4章 基于金刚石NV中心的纠缠态和量子门 | 第56-76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NV中心与谐振器的耦合系统 | 第57-61页 |
4.3 NV中心纠缠态制备和应用 | 第61-66页 |
4.3.1 三个NV中心GHZ态的制备 | 第61-62页 |
4.3.2 两个NV中心Bell态的制备 | 第62-64页 |
4.3.3 NV中心之间的量子态转移 | 第64页 |
4.3.4 纠缠态制备的精确度分析 | 第64-66页 |
4.4 基于NV-MTR系统实现通用量子门 | 第66-73页 |
4.4.1 通用量子门的实现和应用 | 第66-71页 |
4.4.2 量子门方案的精确度分析 | 第71-73页 |
4.5 实验可行性讨论 | 第73-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非最大自旋纠缠态的纠缠浓缩 | 第76-89页 |
5.1 引言 | 第76-78页 |
5.2 自旋量子态的纠缠浓缩方案 | 第78-84页 |
5.2.1 未知系数的纠缠态浓缩过程 | 第78-82页 |
5.2.2 已知系数的纠缠态浓缩过程 | 第82-84页 |
5.3 扩展的浓缩方案 | 第84-8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10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个人简历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