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面向制造系统健康管理的动态预测与预知维护决策研究

附件第6-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20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系统健康管理的科学意义第16-19页
        1.1.3 课题研究面临的挑战第19-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第20-36页
        1.2.1 预知维护决策的关键技术第20-22页
        1.2.2 设备健康预测的方法研究第22-26页
        1.2.3 设备层维护规划模型研究第26-30页
        1.2.4 系统层维护优化策略研究第30-35页
        1.2.5 研究现状小结第35-36页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贡献第36-41页
        1.3.1 本文主要内容第36-40页
        1.3.2 本文主要贡献第40-41页
    1.4 论文的课题背景第41-42页
第二章 动态生成系数优化的灰色理论健康预测方法第42-68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设备健康预测方法分析第43-45页
    2.3 等维递补灰色预测模型第45-51页
        2.3.1 灰色健康预测建模第46-48页
        2.3.2 等维新息递补 ARGM 预测模型第48-49页
        2.3.3 等维灰数递补 FRGM 预测模型第49-51页
    2.4 动态生成系数优化的WFRGM预测方法第51-57页
        2.4.1 变化作业载荷与动态生成系数拟合第52-54页
        2.4.2 WFRGM 方法的健康预测过程第54-56页
        2.4.3 性能评估指标与维护决策应用第56-57页
    2.5 算例分析第57-67页
    2.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三章 面向设备层衰退演化的多目标预知维护规划第68-96页
    3.1 引言第68-69页
    3.2 设备层维护规划的决策分析第69-72页
    3.3 综合内外因素的衰退演化规则第72-76页
        3.3.1 维护效果影响的衰退演化规则第72-74页
        3.3.2 环境工况影响的衰退演化规则第74-76页
    3.4 多目标最优预知维护规划MAM模型第76-85页
        3.4.1 单目标局部维护决策建模第77-80页
        3.4.2 多目标最优预知维护建模第80-83页
        3.4.3 动态维护周期的递进规划第83-85页
    3.5 算例分析第85-94页
    3.6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串并联制造系统的维护时间窗优化调度策略第96-119页
    4.1 引言第96-97页
    4.2 系统层维护调度的决策分析第97-100页
    4.3 预知维护决策优化的架构层次第100-104页
    4.4 串并联复杂系统的维护时间窗MTW优化第104-111页
        4.4.1 并联子系统的 MTW 分离调度第104-106页
        4.4.2 串联子系统的 MTW 合并调度第106-108页
        4.4.3 串并联复杂系统的 MTW 优化调度第108-111页
    4.5 算例分析第111-118页
    4.6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五章 批量生产约束下的系统层预知维护优化策略第119-148页
    5.1 引言第119-121页
    5.2 生产与维护的交互决策分析第121-124页
    5.3 生产驱动的机会策略PDO的建模架构第124-130页
        5.3.1 MAM-APB 维护优化决策层次第124-127页
        5.3.2 机会维护的 PDO 与 MDO 比较第127-128页
        5.3.3 生产驱动机会策略的参数与假设第128-130页
    5.4 综合生产维护的APB提前延后平衡法第130-138页
        5.4.1 批量生产与预知维护的统筹性建模第130-132页
        5.4.2 APB 策略的提前延后成本结余择优第132-133页
        5.4.3 系统层 APB 平衡法的交互优化决策第133-136页
        5.4.4 多设备制造系统 MAM-APB 动态调度第136-138页
    5.5 算例分析第138-146页
    5.6 本章小结第146-148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48-153页
    6.1 全文总结第148-151页
    6.2 创新性成果第151-152页
    6.3 研究展望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6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67-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9-170页
致谢第170-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品伤害危机情境下企业危机修复机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生产经营主体激励视角的食品安全问题研究--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