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失序的家园:一个城中村的拆迁与弈争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导论第8-25页
    1.1 问题的缘起第8-10页
        1.1.1 引子第8-9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学术回顾第10-14页
        1.2.1 “城中村”研究第10-11页
        1.2.2 拆迁相关研究第11-13页
        1.2.3 中国农民抗争研究第13-14页
    1.3 抗争理论概述第14-17页
    1.4 理论框架与重要概念第17-22页
        1.4.1 阈限和匮乏阈限第17-18页
        1.4.2 国家权力第18-20页
        1.4.3 集体认知感第20-21页
        1.4.4 弈争第21-22页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22-25页
第2章 逝去的稻香:村落变迁与村民集体认知感第25-38页
    2.1 共同体与集体认知感第25-27页
    2.2 玉米花香:帝制时期的六郎庄村第27-30页
    2.3 稻田回忆:集体化时期的六郎庄村第30-33页
    2.4 逝去的稻香:改革开放后的村落第33-36页
    2.5 小结第36-38页
第3章 “顽疾”还是“家园”:城中村空间与日常生活第38-56页
    3.1 村落空间与日常生活第39-45页
        3.1.1 自建房的兴起与城中村的蜕变第39-41页
        3.1.2 村落现状与村民生活第41-43页
        3.1.3 互相依赖的生存体系与准阈限状态第43-45页
    3.2 “顽疾”——政府的立场与规划第45-49页
        3.2.1 国家对六郎庄村的定义第45-47页
        3.2.2 改造规划第47-49页
    3.3 “家园”:原住村民眼中的六郎庄村第49-53页
    3.4 流动人口的立场第53-55页
    3.5 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话语的折冲:拆迁初期的宣传与集体抗争第56-75页
    4.1 话语与拆迁权责第57-61页
    4.2 宣传话语与意识形态第61-63页
    4.3 动员与分化第63-68页
    4.4 传言与反抗第68-74页
    4.5 小结第74-75页
第5章 不羁的身体:拆迁措施与村民弈争第75-93页
    5.1 国家权力对身体的时空诱迫第75-80页
    5.2 以身弈争:利用政策第80-83页
    5.3 以身弈争:公开展示第83-85页
    5.4 政府的软硬兼施第85-87页
    5.5 强拆与纠纷第87-91页
    5.6 小结第91-93页
第6章 另一个六郎庄:网络社区与村落消亡第93-113页
    6.1 “六郎庄吧”概况第93-97页
    6.2 网络论坛与村落认同第97-101页
    6.3 关于拆迁的网上讨论第101-105页
    6.4 网络论坛与抗争策略第105-112页
    6.5 小结第112-113页
第7章 结论第113-119页
    7.1 村落共同体与集体认知感第113-115页
    7.2 拆迁与国家—社会关系第115-117页
    7.3 匮乏阈限与弈争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定制型电子服务顾客信任研究
下一篇: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尾缘内部冷却流动传热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