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线路交通安全设施论文

基于交通安全的稀疏公路网道路标志分级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1 稀疏公路网交通安全现状第9-11页
        1.1.2 交通标志控制方式下的交通事故情况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16页
    1.5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稀疏公路网定义及其交通标志特征分析第17-26页
    2.1 稀疏公路网的定义第17-18页
    2.2 稀疏公路网与新疆公路网的关系第18-20页
    2.3 新疆交通标志设置主要特征第20-22页
        2.3.1 指路标志指路不明第20页
        2.3.2 标志限速不合理第20-21页
        2.3.3 缺少地域环境特点专用标志的设置方法及体系第21-22页
    2.4 新疆交通标志的不完善第22-25页
        2.4.1 交通标志偏少第22-23页
        2.4.2 道路标志的选用问题第23-24页
        2.4.3 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不合理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3 稀疏公路网交通安全与交通标志关系研究第26-42页
    3.1 稀疏公路网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第26-28页
        3.1.1 事故因果理论第26-27页
        3.1.2 国内现有事故连锁模型第27-28页
    3.2 交通标志对稀疏公路网交通的控制性研究第28-41页
        3.2.1 交通标志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合理信息第29-30页
        3.2.2 交通标志警示与引导交通参与者第30-32页
        3.2.3 交通标志对道路特殊线型路段的管理第32-33页
        3.2.4 交通标志对环境恶劣路段的管理第33-41页
        3.2.5 对其他特殊诱因的管理第41页
    3.3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稀疏公路网道路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第42-49页
    4.1 稀疏公路网道路交通标志分类第42-43页
    4.2 稀疏公路网道路交通标设置形式第43页
    4.3 稀疏公路网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原则第43-44页
    4.4 稀疏公路网道路交通标志设置要点第44-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稀疏公路网交通标志设置体系研究第49-73页
    5.1 指路标志系列第49-58页
        5.1.1 指路标志信息要素确定和分级第49页
        5.1.2 交叉口预告标志第49-55页
        5.1.3 交叉路口告知标志第55-58页
        5.1.4 地点距离标志第58页
    5.2 警告标志系列第58-62页
        5.2.1 公路平面线形警告标志第59-60页
        5.2.2 路面状况相关的警告标志第60页
        5.2.3 公路纵、横断面警告标志第60-62页
        5.2.4 道路环境相关的警告标志第62页
    5.3 禁令标志系列第62-67页
        5.3.1 交通管理有关的禁令标志第63-66页
        5.3.2 公路建筑限界及汽车荷载有关的禁令标志第66页
        5.3.3 路权有关的禁令标志第66-67页
    5.4 指示标志系列第67-69页
        5.4.1 与行驶方向有关的指示标志第67-68页
        5.4.2 指导驾驶员行为的指示标志第68页
        5.4.3 指出车道使用目的的指示标志第68-69页
        5.4.4 与路权有关的指示标志第69页
    5.5 其他标志系列第69-72页
        5.5.1 新型恶劣气象条件专用诱导标志第69-71页
        5.5.2 LED显示屏、车载式小型情报板第71页
        5.5.3 车速反馈标志第71-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及建议第73-75页
    结论第73页
    建议第73-75页
致谢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附录第79-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跨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参数敏感性分析及施工监控
下一篇:盾构衬砌管片接头力学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