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马徐维邦恐怖电影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马徐维邦的发展轨迹第13-17页
    第一节 (1922-1926)初入影坛第13-14页
    第二节 (1926-1937)类型探索与恐怖类型的确立第14-15页
    第三节 孤岛沦陷及战后时期(1938-1949)第15页
    第四节 (1949-1961)南下香港第15-17页
第二章 恐怖片《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第17-30页
    第一节 恐怖电影与马徐维邦第17-19页
        一、恐怖电影在中国的萌芽第17-18页
        二、马徐维邦的类型探索第18-19页
    第二节 《夜半歌声》与表现主义第19-24页
        一、表现主义与马徐维邦第19-21页
        二、光影对恐怖气氛的营造第21-22页
        三、恐怖片中的声音第22-24页
    第三节 《夜半歌声》的影响第24-30页
        一、改编与延续第25-27页
        二、恐怖造型的对比第27-28页
        三、场景的多样性第28-30页
第三章 《秋海棠》沦陷时期的病之花第30-46页
    第一节 《秋海棠》中的迁移与逃离第30-35页
        一、电影《秋海棠》剧情第30-32页
        二、死亡结局第32-33页
        三、毁容与灾难下的压抑第33-34页
        四、三次逃难与迁移第34-35页
    第二节 《秋海棠》病之花意象分析第35-38页
        一、秋海棠意象第35-36页
        二、枯木死灰中的光亮—沦陷区的病之花第36-38页
    第三节 《秋海棠》被低估的艺术价值第38-46页
        一、镜头的艺术性第38-40页
        二、完美的影片声音第40-42页
        三、悬念的塑造第42-43页
        四、细腻精巧的空间构造第43-44页
        五、恐怖元素第44-46页
第四章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真实主义歌剧女主角唱段演唱分析研究--以《乡村骑士》与《艺术家生涯》为例
下一篇:徐童“游民三部曲”的介入式拍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