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飞机构造与设计论文--动力装置论文

燃油通气系统外部火源抑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2-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火焰抑制器工作原理、结构特征与分类第15-17页
        1.2.1 火焰抑制器工作原理第15页
        1.2.2 火焰抑制器结构特征第15-16页
        1.2.3 火焰抑制器分类第16-17页
    1.3 火焰抑制器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第17-20页
        1.3.1 火焰抑制器基础理论研究第17-19页
        1.3.2 火焰抑制器应用现状分析第19-20页
    1.4 存在问题分析及本文拟开展的工作第20-21页
第二章 阻火单元结构形式与特征尺寸计算方法研究第21-33页
    2.1 阻火单元结构形式分析第21-22页
    2.2 阻火单元特征尺寸影响因素与计算方法第22-30页
        2.2.1 影响阻火单元特征尺寸的诸多因素分析第22-24页
        2.2.2 阻火单元特征尺寸计算方法第24-30页
    2.3 阻火单元特征尺寸与流动阻力之间的关系第30-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XX型机载火焰抑制器设计第33-47页
    3.1 火焰抑制器在燃油通气系统中的作用第33-40页
        3.1.1 机载火焰抑制器在通气系统中的应用第33-34页
        3.1.2 自然界雷电对飞机袭击现象的特性第34-36页
        3.1.3 雷电袭击引起的火焰在燃油通气系统中的传播规律第36-38页
        3.1.4 火焰抑制器安装位置及需抑制的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的确定第38-40页
    3.2 XX型机载火焰抑制器其它技术要求第40页
    3.3 XX型机载火焰抑制器初步结构设计与特征尺寸计算第40-44页
        3.3.1 火焰抑制器结构类型设计第40-41页
        3.3.2 阻火单元结构形式的选择第41页
        3.3.3 火焰抑制器材料的选择第41-42页
        3.3.4 阻火单元特征尺寸的计算第42-44页
    3.4 火焰抑制器壳体尺寸设计第44-45页
    3.5 阻火芯距离火焰抑制器入.和出.长度L’、L’’的计算第45-46页
    3.6 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阻火单元阻火耐烧性能的研究第47-63页
    4.1 数学模型第47-50页
        4.1.1 物理结构第47-48页
        4.1.2 数学模型第48-49页
        4.1.3 网格划分第49页
        4.1.4 初值与边界条件设置第49-50页
    4.2 模型求解第50-53页
        4.2.1 有限体积法离散能量方程第50-51页
        4.2.2 计算已知参数与求解程序第51-52页
        4.2.3 迭代终止和求解终止判断第52-53页
    4.3 模型验证第53-55页
        4.3.1 网格独立性验证第53-54页
        4.3.2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第54-55页
    4.4 XX型机载火焰抑制器阻火性能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5-61页
        4.4.1 柱坐标体系下导热微分方程及其离散第56-58页
        4.4.2 阻火性能的校核第58-59页
        4.4.3 影响阻火性能的因素分析第59-61页
    4.5 小结第61-63页
第五章 阻火单元流通性能研究第63-76页
    5.1 流体流经火焰抑制器的压降分析第63-64页
    5.2 压降计算公式的推导第64-66页
    5.3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第66页
    5.4 阻火单元流阻分析第66-71页
        5.4.1 空气流经阻火单元的压力降分析第67-68页
        5.4.2 燃油流经阻火单元的压力降分析第68-71页
    5.5 各个参数对流经三角形阻火单元压力降的影响第71-75页
        5.5.1 空气流量(燃油流速)对压降的影响第73页
        5.5.2 猝熄直径对压降的影响第73-74页
        5.5.3 阻火单元长度对压降的影响第74页
        5.5.4 格孔厚度对压降的影响第74-75页
        5.5.5 流体温度对压降的影响第75页
    5.6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6.1 本文总结第76页
    6.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超单元的薄壁结构建模方法研究
下一篇:大型民机起落架应急断离动力学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