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悬索桥发展概述 | 第13-15页 |
1.2 桥梁风致振动 | 第15-16页 |
1.3 桥梁颤振实例 | 第16-17页 |
1.4 桥梁涡振实例 | 第17-18页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19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桥梁抗风稳定分析理论及制振措施 | 第20-30页 |
2.1 颤振自激力模型 | 第20-24页 |
2.1.1 Theodorson 自激力模型 | 第20-21页 |
2.1.2 Scanlan 自激力模型 | 第21-23页 |
2.1.3 MC 自激力模型 | 第23页 |
2.1.4 时域自激力模型 | 第23-24页 |
2.2 颤振导数 | 第24-25页 |
2.3 颤振临界风速 | 第25页 |
2.4 涡激振动 | 第25页 |
2.5 涡激振动影响因素 | 第25-26页 |
2.6 风致振动控制措施 | 第26-29页 |
2.6.1 气动措施 | 第27页 |
2.6.2 结构措施 | 第27-28页 |
2.6.3 机械减振措施 | 第28-29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试验研究工程背景 | 第30-37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30-31页 |
3.2 颤振检验风速 | 第31-32页 |
3.3 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3.4 节段模型设计 | 第34-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人行悬索桥颤振稳定性试验与颤振分析 | 第37-55页 |
4.1 颤振导数识别方法 | 第37-41页 |
4.1.1 自由振动识别法 | 第37-38页 |
4.1.2 强迫振动识别法 | 第38-41页 |
4.2 节段模型风洞强迫振动试验 | 第41-42页 |
4.3 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结果 | 第42-46页 |
4.4 桥梁颤振分析 | 第46-54页 |
4.4.1 桥梁结构二维颤振分析理论 | 第46-47页 |
4.4.2 桥梁结构三维颤振分析理论 | 第47-48页 |
4.4.3 ANSYS 中全模态三维颤振频域分析方法 | 第48-50页 |
4.4.4 张家界悬索桥三维颤振分析 | 第50-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气动改形后抗风稳定性试验研究 | 第55-62页 |
5.1 断面气动改形 | 第55-56页 |
5.2 颤振稳定性试验 | 第56-57页 |
5.3 涡振性能 | 第57-59页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