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以山东省济南市F社区为例

Contents第7-10页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7页
    一、研究背景第13-15页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空巢老人问题凸显第13页
        (二) 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现状第13-14页
        (三) 我国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立法举措第14-15页
    二、研究意义第15-17页
        (一) 理论意义第15页
        (二) 现实意义第15-17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7-22页
    一、相关理论第17-18页
        (一) 社会支持理论第17页
        (二)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第17-18页
    二、文献综述第18-22页
        (一) 关于空巢老人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二) 关于精神赡养的研究综述第20-21页
        (三) 文献回顾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第22-27页
    一、概念界定第22-23页
        (一) 空巢老人第22页
        (二) 精神赡养第22-23页
    二、研究方法第23-27页
        (一) 文献法第23-24页
        (二) 深度访谈法第24-25页
        (三) 研究的局限性第25-27页
第四章 F社区空巢老人精神生活需求和供给的分析第27-33页
    一、F社区的背景资料第27页
    二、F社区空巢老人精神生活需求状况第27-30页
        (一) 尊重的需求第27-28页
        (二) 情感的需求第28-29页
        (三) 成就安心的需求第29-30页
    三、F社区空巢老人精神生活供给现状第30-32页
        (一) 家庭供给现状第30页
        (二) 社会供给现状第30-32页
    四、小结第32-33页
第五章 F社区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存在的问题第33-41页
    一、空巢老人家庭层面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一) 子女缺乏足够的关心第33-34页
        (二) 老人再婚问题的影响第34-35页
    二、空巢老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其精神赡养第35-36页
        (一) 社会参与度较低第35页
        (二) 自身心理不适应第35-36页
    三、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第36-38页
        (一)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第36页
        (二) 社区对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缺乏重视第36-37页
        (三) 社会缺乏关注度第37-38页
    四、社工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第38-39页
        (一) 从事空巢老人精神赡养工作的社工数量不足第38页
        (二) 社工专业性不强第38-39页
    五、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相关政策和立法不健全第39-41页
        (一) 政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第39页
        (二)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第39-41页
第六章 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状况的对策建议第41-47页
    一、重视家庭层面的支持和参与第41-42页
        (一) 子女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支持第41-42页
        (二) 鼓励独居老人再婚第42页
    二、充分发挥空巢老人的自我能动性,提高精神赡养的质量第42-43页
        (一) 鼓励空巢老人积极参与社会第42-43页
        (二) 提高认知能力,减轻依赖心理第43页
    三、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空巢老人精神赡养中第43-45页
        (一) 加强社区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对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支持作用第43-44页
        (二) 强化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区社工专业素养第44页
        (三) 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第44-45页
    四、完善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政策和立法第45-46页
        (一) 加强政策保障第45-46页
        (二) 完善法律保障第46页
    五、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一 社区空巢老人访谈提纲第52-53页
附录二 社区工作人员访谈提纲第53-54页
附录三 社区社工访谈提纲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表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化解社会负面情绪方面的创新探索
下一篇:山东省平阴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