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超微型可折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国内外可折叠汽车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底盘折叠式第15-17页
        1.3.2 车身折叠式第17-18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超微型可折叠电动汽车总体设计第20-40页
    2.1 整车布置设计第20-24页
    2.2 动力系统部件选择第24-25页
        2.2.1 驱动电机的选择第24-25页
        2.2.2 蓄电池的选择第25页
    2.3 主要尺寸和参数确定第25-35页
        2.3.1 整车主要尺寸确定第26-30页
        2.3.2 电动汽车行驶功率平衡第30-32页
        2.3.3 电机参数确定第32-33页
        2.3.4 蓄电池参数确定第33-35页
    2.4 悬架系统设计第35-37页
    2.5 转向系统设计第37-39页
    2.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折叠机构设计与分析第40-53页
    3.1 折叠方案设计第40页
    3.2 折叠机构设计第40-42页
    3.3 折叠机构优化第42-43页
    3.4 限位装置设计第43-45页
    3.5 整车建模与装配第45-46页
        3.5.1 仿真建模概述第45页
        3.5.2 整车建模与装配第45-46页
    3.6 折叠机构干涉检验分析第46-50页
        3.6.1 静态干涉检验第47-48页
        3.6.2 动态干涉检验第48-50页
    3.7 折叠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第50-51页
    3.8 本章小结第51-53页
4 车架结构分析第53-65页
    4.1 静力学分析概述第53页
    4.2 结构静力学分析基础第53-57页
        4.2.1 静力学分析理论依据第53-54页
        4.2.2 建模与添加材料属性第54-55页
        4.2.3 划分网格第55-57页
        4.2.4 施加载荷与约束第57页
    4.3 静态工况分析第57-60页
    4.4 城市工况分析第60-63页
    4.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5.1 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第65-66页
    5.2 课题后续研究方向及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个人简历第70-71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汽车充电及能量回馈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混联式HEV轿车能量回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