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0-11页 |
1.4 相关文献的综述与评析 | 第11-15页 |
1.4.1 小额信贷的概念 | 第11-12页 |
1.4.2 小额信贷的目标 | 第12-13页 |
1.4.3 小额信贷的类型 | 第13页 |
1.4.4 小额信贷的利率 | 第13-14页 |
1.4.5 对相关文献的评析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与问题 | 第15-23页 |
2.1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进程 | 第15-16页 |
2.2 小额信贷不同的组织形式 | 第16-19页 |
2.2.1 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 | 第17页 |
2.2.2 公益性小额信贷 | 第17-18页 |
2.2.3 小额贷款公司 | 第18页 |
2.2.4 我国三种小额信贷组织的比较 | 第18-19页 |
2.3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3页 |
2.3.1 现行政策的不完善 | 第19页 |
2.3.2 有效监管的不到位 | 第19-20页 |
2.3.3 农村信用环境的缺失 | 第20页 |
2.3.4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 第20-21页 |
2.3.5 风险控制水平的落后 | 第21-22页 |
2.3.6 金融服务产品的单一 | 第22-23页 |
第3章 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模式 | 第23-31页 |
3.1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 | 第23-25页 |
3.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 | 第25-27页 |
3.3 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 | 第27-28页 |
3.4 乌干达的村银行互助组模式 | 第28页 |
3.5 这几种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 | 第28-31页 |
3.5.1 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 第28-29页 |
3.5.2 合理的利率设置 | 第29页 |
3.5.3 灵活的担保方式 | 第29-30页 |
3.5.4 科学的小额信贷产品设计 | 第30页 |
3.5.5 积极有效的管理和培训 | 第30-31页 |
第4章 发展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对策建议 | 第31-36页 |
4.1 从政府宏观政策角度 | 第31-33页 |
4.1.1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小额信贷机构的多样化 | 第31页 |
4.1.2 扩大资金来源、市场化利率 | 第31-32页 |
4.1.3 完善法律、严控风险 | 第32-33页 |
4.2 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角度 | 第33-35页 |
4.2.1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 第33-34页 |
4.2.2 健全风险保障制度 | 第34页 |
4.2.3 创新金融服务产品 | 第34-35页 |
4.3 从贷款农户角度 | 第35-36页 |
4.3.1 加强培训 | 第35页 |
4.3.2 改善信用环境 | 第35-3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