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地铁过轨运输论文

基于晚点传播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接续控制建模与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引言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0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2 城市轨道交通晚点传播及列车接续控制第23-34页
    2.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第23-25页
    2.2 晚点分类及危害第25-29页
        2.2.1 晚点的分类第25-28页
        2.2.2 晚点的危害第28-29页
    2.3 基于晚点传播的列车接续控制第29-33页
        2.3.1 列车接续的同步控制第31页
        2.3.2 接续缓冲时间和同步控制时间第31-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3 增广网络与乘客等待费用第34-51页
    3.1 增广网络及其走行图第34-37页
    3.2 换乘费用——基于车厢内拥挤公式和权重等待时间第37-40页
        3.2.1 城市轨道交通的拥挤问题第37-39页
        3.2.2 换乘等待费用第39-40页
    3.3 乘客等待时间及乘客等待费用的计算第40-50页
        3.3.1 基本假设第40-41页
        3.3.2 乘客等待时间和乘客等待费用第41-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4 模型及求解算法第51-59页
    4.1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第51-53页
    4.2 最大——加和线性代数系统第53-55页
    4.3 晚点传播模型及同步控制模型第55-58页
    4.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5 案例分析第59-70页
    5.1 乘客流量数据第59-60页
    5.2 有拥挤费用和无拥挤费用的比较第60-67页
    5.3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接续控制系统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成果第70-71页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A第75-77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7-7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桂铁路中—弱膨胀土地基复合排水板基床动力特性试验
下一篇:铁路地下直径线橡胶浮置板道床结构参数及钢轨变形限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