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蒸汽动力工程论文--蒸汽锅炉论文--各种类型锅炉论文--燃煤锅炉论文

糠醛渣与重庆高硫煤在循环流化床中混合燃烧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课题背景第11-14页
        1.1.1 糠醛渣第11-13页
        1.1.2 糠醛渣作为燃料的利用第13-14页
        1.1.3 糠醛渣与高硫煤的混合燃烧第14页
    1.2 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方式概况第14-18页
        1.2.1 悬浮燃烧与层状燃烧方式第15-16页
        1.2.2 流化床燃烧方式第16-18页
        1.2.3 其它燃料利用方式第18页
    1.3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第18-22页
        1.3.1 循环流化床技术特点第18-19页
        1.3.2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况第19-2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25页
        1.4.1 国内外燃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概况第22-23页
        1.4.2 国内外糠醛渣燃烧相关研究现状第23-25页
    1.5 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第25-27页
        1.5.1 研究目的及方法第25页
        1.5.2 工作内容第25-27页
2 试验概况第27-42页
    2.1 试验系统第27-35页
        2.1.1 热重分析仪第27-28页
        2.1.2 小型循环流化床试验台第28-35页
    2.2 试验物料第35-37页
        2.2.1 糠醛渣、煤的特性第35-36页
        2.2.2 流化床试验床料的特性第36-37页
    2.3 试验方法、步骤第37-42页
        2.3.1 热重分析试验步骤与方法第37-38页
        2.3.2 循环流化床试验步骤与方法第38-42页
3 热重分析结果与讨论第42-53页
    3.1 热重曲线分析第42-44页
        3.1.1 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燃烧情况第42-43页
        3.1.2 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燃烧情况第43-44页
    3.2 燃烧特性参数分析第44-46页
    3.3 动力学分析第46-53页
        3.3.1 Coats-Redfern 法模型第46-47页
        3.3.2 Coats-Redfern 法结果第47-49页
        3.3.3 分布活化能模型第49-50页
        3.3.4 分布活化能动力学结果第50-51页
        3.3.5 Coats-Redfern 模型与分布活化能模型结果比较第51-53页
4 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3-64页
    4.1 冷态流化实验第53-54页
    4.2 点火过程及燃烧的稳定性第54-55页
        4.2.1 点火过程第54-55页
        4.2.2 燃烧的稳定性第55页
    4.3 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第55-57页
        4.3.1 不同掺混比例下的温度分布第55-56页
        4.3.2 不同流化风速下的温度分布第56-57页
    4.4 燃烧过程中的压力分布第57-59页
        4.4.1 不同掺混比例下的压力分布第57-58页
        4.4.2 不同流化风速下的压力分布第58-59页
    4.5 飞灰含碳量及排放浓度第59-60页
        4.5.1 飞灰含碳量第59页
        4.5.2 颗粒排放浓度第59-60页
    4.6 尾部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测定第60-64页
        4.6.1 CO 排放情况第61页
        4.6.2 SO_2 排放情况第61-62页
        4.6.3 NOX 排放情况第62-64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5.1 结论第64-65页
        5.1.1 热重分析试验结论第64页
        5.1.2 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结论第64-65页
    5.2 不足及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的专利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气体动力论界面质量输运和微液层蒸发模型的过冷沸腾汽泡生长特性研究
下一篇:居住区户外儿童游戏空间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