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气泡生长理论 | 第11-12页 |
1.2.2 微液层蒸发机制 | 第12-14页 |
1.2.3 基于气体动力论的气液界面传热传质研究 | 第14-16页 |
1.2.4 流动沸腾及汽泡生长的数值模拟 | 第16-18页 |
1.2.5 相关文献研究的总结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9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2 过冷流动沸腾条件下汽泡生长的数学物理模型 | 第22-30页 |
2.1 气泡在过冷流动沸腾条件下的传热传质模型 | 第22-24页 |
2.1.1 汽泡底部微液层蒸发模型 | 第23-24页 |
2.1.2 气液界面传质模型模型 | 第24页 |
2.2 气泡过程在过冷流动沸腾条件下的 CFD 实现 | 第24-27页 |
2.2.1 气液界面捕捉—VOF 方法 | 第25页 |
2.2.2 VOF 方法相应控制方程 | 第25-27页 |
2.3 质量能量传递的实现 | 第27-29页 |
2.3.1 用户自定义接口 | 第27-28页 |
2.3.2 基本假设 | 第28页 |
2.3.3 质量及能量传递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窄通道内过冷流动沸腾条件下气泡生长模拟 | 第30-36页 |
3.1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30-32页 |
3.1.1 几何模型 | 第30-31页 |
3.1.2 网格划分 | 第31页 |
3.1.3 网格敏感性测试 | 第31-32页 |
3.2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第32页 |
3.2.1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32页 |
3.2.2 求解方法 | 第32页 |
3.3 与现有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 | 第32-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4 工况条件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36-68页 |
4.1 入口过冷度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36-49页 |
4.1.1 入口过冷度=2.5 K | 第37-41页 |
4.1.2 入口过冷度=4.5 K | 第41-43页 |
4.1.3 入口过冷度=7.5 K | 第43-46页 |
4.1.4 入口过冷度=10 K | 第46-48页 |
4.1.5 过冷度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 系统压力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49-58页 |
4.2.1 系统压力为 0.1 Mpa | 第50-54页 |
4.2.2 系统压力为 0.14 Mpa | 第54-57页 |
4.2.3 系统压力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 入口速度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58-67页 |
4.3.1 入口速度为 0.077 m/s | 第59-62页 |
4.3.2 入口速度为 0.15 m/s | 第62-65页 |
4.3.3 入口流速对汽泡生长的影响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汽泡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演化和微层厚度变化特征 | 第68-74页 |
5.1 汽泡生长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 第68-70页 |
5.2 汽泡生长过程中的形态演化特性 | 第70-71页 |
5.3 汽泡底部微液层厚度变化分析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74页 |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在投的论文目录 | 第82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