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势视角下的朝贡均衡--探析朝贡体系的建构与运行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9页 |
1.3.1 朝贡体系 | 第13-15页 |
1.3.2 文化、主导文化及战略文化 | 第15-16页 |
1.3.3 权势 | 第16-19页 |
2. 有关朝贡体系的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2.1 观念分析 | 第19-24页 |
2.1.1 费氏学说 | 第20-23页 |
2.1.2 对费氏学说的批判 | 第23-24页 |
2.2 制度史分析 | 第24-25页 |
2.3 英国学派分析 | 第25-27页 |
3. 朝贡体系的思想渊源辨析 | 第27-35页 |
3.1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哲学分类 | 第28-31页 |
3.2 中国古代的三种对外战略文化 | 第31-35页 |
4. 权势,一种新的朝贡分析框架 | 第35-51页 |
4.1 “务实王道”下的权势观 | 第37-39页 |
4.2 权势模型 | 第39-51页 |
4.2.1 朝贡关系的建构 | 第39-45页 |
4.2.2 朝贡关系的运行 | 第45-51页 |
5. 朝贡体系的功能分析 | 第51-56页 |
5.1 宗主国 | 第51-54页 |
5.1.1 可持续安全 | 第51-52页 |
5.1.2 对战略物资的单边贸易 | 第52-54页 |
5.2 朝贡国 | 第54-56页 |
5.2.1 国家安全 | 第54页 |
5.2.2 政权合法性 | 第54页 |
5.2.3 贸易利益 | 第54-56页 |
6. 结语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