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论文--侦查技术与方法论文

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犯罪侦控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4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1 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第10页
        1.1.2 网络犯罪的特点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网络犯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网络犯罪侦控模型第14-26页
    2.1 信息融合理论在网络犯罪侦控中的应用第14-18页
        2.1.1 多源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第14-15页
        2.1.2 信息融合在网络犯罪侦控中应用的必要性第15页
        2.1.3 信息融合理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5-16页
        2.1.4 多源信息融合的模型第16-18页
    2.2 网络犯罪侦控流程第18-19页
    2.3 基于多源信息驱动的网络犯罪侦控模型第19-24页
        2.3.1 数据级—知识发现层第20-22页
        2.3.2 特征级—规则推理层第22-23页
        2.3.3 决策级—证据融合层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改进的证据理论算法的研究第26-38页
    3.1 D-S证据理论第26-30页
        3.1.1 D-S证据理论主要思想第26-28页
        3.1.2 D-S证据理论组合规则第28-29页
        3.1.3 D-S证据理论决策规则第29-30页
    3.2 D-S证据理论组合规则存在的问题第30页
    3.3 改进的D-S证据理论第30-36页
    3.4 算例分析与比较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 基于模糊推理的D-S证据概率赋值第38-47页
    4.1 模糊理论概述第38-40页
        4.1.1 隶属函数第38-39页
        4.1.2 模糊算子第39-40页
    4.2 模糊推理方法第40-41页
    4.3 用模糊推理进行信息融合的基本思想第41-42页
    4.4 应用举例和MATLAB仿真第42-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5 网络赌博侦控模型设计与实现第47-58页
    5.1 网络赌博简介第47-48页
        5.1.1 网络赌博的基本类型第47-48页
        5.1.2 网络赌博的管理模式第48页
    5.2 电子证据的分类及表示方法第48-50页
        5.2.1 基于Ontology的电子证据表示第48页
        5.2.2 电子证据Ontology知识描述第48-49页
        5.2.3 电子证据Ontology三元组表示第49-50页
    5.3 网络赌博侦控模型的构建第50-57页
        5.3.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51-53页
        5.3.2 局部规则推理第53-55页
        5.3.3 D-S决策层融合第55-57页
    5.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58页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活动情况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杨凌交通警察绩效考核体系研究
下一篇: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对犯罪青少年矫正的借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