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设计--基于伊利股权激励的案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序言 | 第6-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第8-9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9-10页 |
1.5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17-19页 |
3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程序的国际比较 | 第19-25页 |
3.1 股权激励制定的英美模式 | 第19-20页 |
3.2 高管激励制定的日德模式 | 第20-22页 |
3.3 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2页 |
3.4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 | 第22-23页 |
3.5 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23-25页 |
4 案例介绍 | 第25-29页 |
4.1 伊利概况 | 第25-26页 |
4.2 伊利股权激励概述 | 第26-27页 |
4.3 激励计划实施后的市场情况 | 第27-29页 |
5 伊利股权激励方案评析 | 第29-31页 |
5.1 行权条件很低 | 第29页 |
5.2 行权价格很低 | 第29-30页 |
5.3 过度激励 | 第30-31页 |
6 伊利股权激励的设计程序分析 | 第31-35页 |
(一)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草案环节 | 第31-32页 |
(二) 监事会核查环节 | 第32页 |
(三) 董事会决议环节 | 第32-33页 |
(四) 律师、财务顾问出具意见环节 | 第33页 |
(五) 召开股东大会环节 | 第33-34页 |
(六) 信息披露环节 | 第34-35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5-37页 |
7.1 结论 | 第35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35-37页 |
注释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