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塑造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战国策》与纵横家 | 第9-16页 |
(一)纵横家的起源 | 第9-13页 |
(二)《战国策》的文学价值 | 第13-16页 |
二、《战国策》中纵横家的类型 | 第16-29页 |
(一)不同的身份类型 | 第16-18页 |
1.布衣平民之纵横家 | 第16-17页 |
2.世袭权贵之纵横家 | 第17-18页 |
(二)丰富的品格类型 | 第18-25页 |
1.追求理想之纵横家 | 第19-21页 |
2.践行忠信之纵横家 | 第21页 |
3.知恩图报之纵横家 | 第21-22页 |
4.正义高尚之纵横家 | 第22-23页 |
5.英勇无畏之纵横家 | 第23-24页 |
6.卑不亢之纵横家 | 第24-25页 |
(三)各异的结局类型 | 第25-29页 |
1.功成名就之纵横家 | 第25-26页 |
2.功成身退之纵横家 | 第26-27页 |
3.结局悲惨之纵横家 | 第27-29页 |
三、《战国策》中纵横家形象的塑造方式 | 第29-39页 |
(一)通过虚构手法丰富人物形象 | 第29-31页 |
(二)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形象 | 第31-33页 |
1.铺张扬厉展风采 | 第31页 |
2.寓言想象展说能 | 第31-32页 |
3.各异说辞展个性 | 第32-33页 |
(三)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 第33-34页 |
(四)叙事方式与人物形象塑造 | 第34-36页 |
1.将事件融于对话 | 第34-35页 |
2.客观缺乏,主体突出 | 第35页 |
3.以人物为中心 | 第35-36页 |
4.顺序为主,预设悬念 | 第36页 |
(五)《战国策》对纵横家形象的塑造倾向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