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 | 第10-15页 |
1.2.1 地下工程锚固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预应力锚索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2.3 大变形隧道预应力锚索支护理论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2.4 预应力锚索支护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2 大变形隧道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研究 | 第17-21页 |
2.1 预应力锚索对隧道工程加固特点 | 第17-18页 |
2.2 预应力锚索支护大变形隧道加固机理 | 第18-21页 |
3 毛羽山隧道预应力长锚索试验段施工监测与分析 | 第21-45页 |
3.1 毛羽山隧道概况 | 第21-23页 |
3.2 监控量测方案 | 第23-24页 |
3.3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24-42页 |
3.3.1 变形监控量测数据及分析 | 第24-30页 |
3.3.2 围岩压力量测数据及分析 | 第30-34页 |
3.3.3 初支与二衬接触压力量测及分析 | 第34-38页 |
3.3.4 预应力长锚索张拉预应力量测 | 第38-40页 |
3.3.5 松动圈测试 | 第40-42页 |
3.4 监控量测分析结论 | 第42-45页 |
4 预应力长锚索隧道加固支护效果的数值模拟 | 第45-78页 |
4.1 概述 | 第45页 |
4.2 锚索单元及其模拟 | 第45-46页 |
4.3 三种模拟工况简介 | 第46-49页 |
4.4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9-77页 |
4.4.1 初始应力场和塑性区对比分析 | 第49-51页 |
4.4.2 位移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7页 |
4.4.3 围岩应力计算及分析 | 第57-67页 |
4.4.4 接触应力计算及分析 | 第67-75页 |
4.4.5 预应力锚索及初支计算分析 | 第75-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预应力长锚索试验段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第78-82页 |
5.1 变形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 | 第78页 |
5.2 围岩压力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 | 第78-79页 |
5.3 接触压力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 | 第79-8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结论 | 第82-83页 |
6.2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