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经济作物病虫害论文--油料作物病虫害论文--大豆病虫害论文

大豆化学诱变群体开发及其疫霉根腐病抗性初步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化学诱变育种发展现状第10-11页
    1.2 化学诱变特点、分类及诱变机理第11-13页
        1.2.1 化学诱变特点第11页
        1.2.2 化学诱变剂分类与诱变机理第11-13页
    1.3 化学诱变在种质资源改良上的应用第13-14页
    1.4 植物突变群体构建研究进展第14-15页
        1.4.1 大豆突变体第14页
        1.4.2 其他作物突变体第14-15页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第15-16页
第2章 EMS诱变大豆YD、V15、LX的条件选择与分析第16-3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16页
        2.1.2 实验方法第16-18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18-30页
        2.2.1 EMS诱变处理对大豆YD、V15、LX发芽率影响第18-25页
        2.2.2 不同EMS诱变浓度与处理时间下对大豆YD、V15、LX的出苗率及成苗率影响第25-29页
        2.2.3 大豆YD、V15、LX种子进行诱变的最佳处理条件分析第29-30页
    2.3 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EMS诱变大豆YD、V15、LX突变群体的构建及农艺性状分析第32-4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2-33页
        3.1.2 实验方法第33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3-44页
        3.2.1 EMS诱变大豆YD、V15、LX突变群体的构建第33-34页
        3.2.2 M_2代田间农艺性状第34-44页
    3.3 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大豆YD、V15、LX突变群体中抗疫霉根腐病的表型分析第45-5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5页
        4.1.2 实验方法第45-47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7-51页
        4.2.1 Phytophthorasojae的鉴定第47页
        4.2.2 大豆YD突变群体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分析第47-49页
        4.2.3 大豆V15突变群体对大豆疫霉根腐抗性分析第49-50页
        4.2.4 大豆LX突变群体对大豆疫霉根腐抗性分析第50-51页
    4.3 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总结与讨论第52-54页
    5.1 总结第52-53页
    5.2 讨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附录第59-60页
致谢第60-62页
作者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豫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RpsYu的定位与克隆
下一篇:郴州桂阳烟区野火病的测报、鉴定及生防菌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