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起诉便宜主义在我国刑事追诉中的运用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起诉便宜主义概述第7-16页
    1.1 起诉便宜主义的确立第7-8页
    1.2 起诉便宜主义的理论基础第8-16页
        1.2.1 起诉便宜主义的涵义第8-9页
        1.2.2 起诉便宜主义的理论基础第9-12页
        1.2.3 起诉便宜主义的域外适用第12-15页
        1.2.4 起诉便宜主义的运行方式第15-16页
第二章 在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现状及特征第16-23页
    2.1 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主要形式第16-22页
        2.1.1 相对不起诉第16-18页
        2.1.2 附条件不起诉第18-21页
        2.1.3 公诉撤回第21-22页
    2.2 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特征第22-23页
        2.2.1 我国刑事追诉采用以起诉法定主义为原则,起诉便宜主义为补充的模式第22-23页
        2.2.2 我国适用起诉便宜主义的形式有限且范围狭窄第23页
        2.2.3 相关救济途径比较多样第23页
第三章 在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第23-31页
    3.1 在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合理性分析第23-25页
        3.1.1 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23-24页
        3.1.2 节约司法资源第24-25页
        3.1.3 有利于保障人权第25页
    3.2 在我国刑事追诉中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的不合理性分析第25-31页
        3.2.1 我国起诉便宜主义在刑事诉讼立法上存在缺陷第25-29页
        3.2.2 我国起诉便宜主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第四章 我国运用起诉便宜主义相关制度的完善第31-41页
    4.1 相对不起诉制度第31-36页
        4.1.1 在立法上,适当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第31-32页
        4.1.2 明确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一般标准第32页
        4.1.3 设立对相对不起诉的听证制度第32-34页
        4.1.4 强化相对不起诉的监督制约机制第34-36页
    4.2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第36-38页
        4.2.1 逐步扩大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第36-37页
        4.2.2 合理设置考察义务第37页
        4.2.3 扩大考察主体第37-38页
        4.2.4 设立附条件不起诉的听证制度第38页
    4.3 重构公诉撤回制度第38-41页
        4.3.1 重构公诉撤回的适用情形第38-39页
        4.3.2 设定公诉撤回的时限第39页
        4.3.3 公诉撤回的救济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群体性纠纷解决中的示范诉讼制度探析
下一篇:人民调解与诉讼相衔接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