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2-3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四、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五、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28页 |
(二)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第一章 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30-37页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涵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内涵 | 第32页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32-36页 |
一、罗虚代尔原则 | 第32-33页 |
二、交易费用理论 | 第33-34页 |
三、合作竞争理论 | 第34页 |
四、金融共生理论 | 第34-35页 |
五、金融中介理论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 | 第37-47页 |
第一节 发起设立合作模式 | 第37-40页 |
一、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模式 | 第37-39页 |
二、发起设立贷款公司模式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委托代理合作模式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批发贷款合作模式 | 第42-43页 |
第四节 联盟平台合作模式 | 第43-46页 |
一、联盟平台合作模式涉及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45页 |
二、联盟平台合作模式的合作内容 | 第45-46页 |
第五节 金融控股公司合作模式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意义及合作模式比较分析 | 第47-57页 |
第一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的意义 | 第47-52页 |
一、缓解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难题 | 第47-48页 |
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 | 第48-49页 |
三、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优势互补 | 第49-52页 |
第二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52-56页 |
一、合作机构比较 | 第53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比较 | 第53页 |
三、主要优势比较 | 第53-54页 |
四、主要缺点比较 | 第54-55页 |
五、约束条件比较 | 第55页 |
六、适宜地区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案例分析 | 第57-68页 |
第一节 发起设立合作模式—以上海农商银行为例 | 第57-59页 |
一、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57-58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58-59页 |
三、合作的效果 | 第59页 |
四、合作的政策支持 | 第59页 |
第二节 委托代理合作模式—以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为例 | 第59-61页 |
一、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59-60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60-61页 |
三、合作的效果 | 第61页 |
四、合作的政策支持 | 第61页 |
第三节 批发贷款合作模式—以鸿祥资金互助社为例 | 第61-63页 |
一、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61-62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62页 |
三、合作的效果 | 第62页 |
四、合作的政策支持 | 第62-63页 |
第四节 联盟平台合作模式—以大连流动性互助平台为例 | 第63-65页 |
一、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63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63-64页 |
三、合作的效果 | 第64-65页 |
四、合作的政策支持 | 第65页 |
第五节 金融控股公司合作模式—以秦农银行为例 | 第65-67页 |
一、合作的农村金融机构 | 第65页 |
二、合作的主要内容 | 第65-66页 |
三、合作的效果 | 第66-67页 |
四、合作的政策支持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68-77页 |
第一节 德国农村金融机构概况及合作模式 | 第68-70页 |
一、德国农村金融机构概况 | 第68页 |
二、德国农村金融机构一元化合作模式 | 第68-70页 |
第二节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概况及合作模式 | 第70-72页 |
一、日本农村金融机构概况 | 第70页 |
二、日本农村金融机构一体化合作模式 | 第70-72页 |
第三节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概况及合作模式 | 第72-74页 |
一、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概况 | 第72-73页 |
二、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政府主导合作模式 | 第73-74页 |
第四节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74-76页 |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是促进合作模式发展的动力 | 第74页 |
二、重视合作金融是健全合作模式发展的基础 | 第74-75页 |
三、健全监管是维持合作模式发展的保障 | 第75-76页 |
四、鼓励层次间机构合作是优化模式的重点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六章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优化研究 | 第77-8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运行环境 | 第77-80页 |
一、强化对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监管 | 第77-78页 |
二、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78页 |
三、建立与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相关的法律体系 | 第78-80页 |
第二节 健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的保障机制 | 第80-82页 |
第三节 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 | 第82-84页 |
一、探索农村金融机构新型合作模式 | 第82-83页 |
二、创新现有合作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