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选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4-24页 |
2.1 众创空间相关概念解析 | 第14-17页 |
2.1.1 传统孵化器 | 第14-15页 |
2.1.2 创客空间 | 第15-16页 |
2.1.3 众创空间 | 第16-17页 |
2.2 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关系 | 第17-18页 |
2.3 孵化器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2.4 众创空间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2.4.1 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 第21页 |
2.4.2 众创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2.4.3 众创空间发展的策略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 第24-33页 |
3.1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现状 | 第24-25页 |
3.2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5-26页 |
3.3 江西省众创空间主要的发展模式 | 第26-28页 |
3.4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 | 第28-30页 |
3.4.1 众创空间各自为政,缺乏特色 | 第28-29页 |
3.4.2 创业氛围不足,众创空间空置率高 | 第29页 |
3.4.3 众创空间盈利模式单一,缺乏“造血”功能 | 第29-30页 |
3.4.4 众创空间对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不明显 | 第30页 |
3.5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30-32页 |
3.6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调查及结果分析 | 第33-51页 |
4.1 影响众创空间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4.1.1 外部环境因素 | 第33-34页 |
4.1.2 众创空间内部因素 | 第34页 |
4.1.3 在孵企业状况 | 第34-35页 |
4.2 问卷设计和资料收集 | 第35-40页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35页 |
4.2.2 问卷设计及因素指标来源 | 第35-36页 |
4.2.3 被试 | 第36-40页 |
4.3 问卷调查 | 第40-41页 |
4.3.1 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 | 第40页 |
4.3.2 信度检验 | 第40-41页 |
4.3.3 效度检验 | 第41页 |
4.4 问卷数据分析 | 第41-50页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1-45页 |
4.4.2 因子分析 | 第45-49页 |
4.4.3 相关分析 | 第49-50页 |
4.5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江西省众创空间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第51-55页 |
5.1 政府层面 | 第51-52页 |
5.1.1 完善众创空间发展政策,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 第51-52页 |
5.1.2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众创新创业意识 | 第52页 |
5.1.3 统筹规划众创空间建设,提高准入门槛 | 第52页 |
5.2 众创空间运营主体层面 | 第52-55页 |
5.2.1 打造专业化众创空间,突出地方特色 | 第52-53页 |
5.2.2 吸引高素质管理人才,提高服务水平 | 第53页 |
5.2.3 拓宽融资渠道,探索众创空间盈利模式 | 第53-54页 |
5.2.4 寻求合作,发挥资源共享的协同效应 | 第54页 |
5.2.5 注重众创空间品牌建设,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A 访谈问卷 | 第60-61页 |
附录B 调查问卷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