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山东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第11-12页
Abstract第12-13页
1 引言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2页
        1.2.3 对现有文献简要述评第22-23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3-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3页
        1.3.2 研究方法第23-24页
        1.3.3 技术路线第24-25页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5-26页
        1.4.1 创新之处第25页
        1.4.2 不足之处第25-26页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第26-31页
    2.1 概念界定第26-28页
        2.1.1 农地金融第26页
        2.1.2 土地承包经营权第26-27页
        2.1.3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第27-28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8-31页
        2.2.1 产权理论第28-29页
        2.2.2 农地融资理论第29-30页
        2.2.3 农村金融理论第30-31页
3 山东省农地金融发展分析第31-37页
    3.1 山东省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第31-33页
    3.2 山东省农地金融发展状况第33-35页
        3.2.1 山东省农地流转情况第33-34页
        3.2.2 山东省农地金融业务开展状况第34-35页
    3.3 山东省农地金融发展出现的问题第35-37页
        3.3.1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第35页
        3.3.2 缺乏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第35-36页
        3.3.3 农村土地金融配套制度建设不到位第36-37页
4 山东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7-57页
    4.1 农户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第37-40页
        4.1.1 数据来源第37页
        4.1.2 样本的基本特征第37-40页
        4.1.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第40页
    4.2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第40-46页
        4.2.1 个人特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第40-42页
        4.2.2 家庭特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第42-43页
        4.2.3 政策认知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第43-44页
        4.2.4 条件制约因素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第44-45页
        4.2.5 资金需求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第45-46页
    4.3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第46-49页
        4.3.1 理论模型第46页
        4.3.2 变量说明与回归模型构建第46-47页
        4.3.3 模型运算结果分析第47-49页
    4.4 研究结果启示第49-50页
    4.5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第50-53页
        4.5.1 个人特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50页
        4.5.2 家庭特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50-52页
        4.5.3 资金需求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52页
        4.5.4 贷款特征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的影响第52-53页
    4.6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可得性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第53-57页
        4.6.1 理论模型第53-54页
        4.6.2 变量说明与回归模型构建第54-55页
        4.6.3 模型运算结果分析第55-57页
5 山东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设计第57-72页
    5.1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基本原则第57-58页
        5.1.1 坚持农村土地“三权”分离的原则第57页
        5.1.2 坚持农民自愿原则第57-58页
        5.1.3 坚持政府支持与市场参与相结合原则第58页
    5.2 山东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典型模式比较第58-64页
        5.2.1 山东省宁阳县“农户+农地托管公司+金融机构”模式第58-60页
        5.2.2 山东省寿光市“农户+村委会+金融机构”模式第60-61页
        5.2.3 山东省枣庄市“土地合作社+银行+担保公司”模式第61-62页
        5.2.4 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大户+银行”模式第62-63页
        5.2.5 四种模式比较第63-64页
        5.2.6 四种典型模式的缺陷第64页
    5.3 山东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第64-68页
        5.3.1 “农户+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担保+保险”模式构想第65-66页
        5.3.2 “农户+金融机构+农业政策性担保+保险”模式操作流程第66-68页
    5.4 山东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优化配套机制第68-72页
        5.4.1 农村土地价值评估体系第68-69页
        5.4.2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担第69-70页
        5.4.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70-72页
6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72-79页
    6.1 主要结论第72-73页
    6.2 政策建议第73-79页
        6.2.1 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第73-74页
        6.2.2 完善农地金融相关立法及纠纷调解机制第74-75页
        6.2.3 加强农地金融风险防范管控第75-76页
        6.2.4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第76页
        6.2.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第76-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第83-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收入保险的费率厘定--以山东省小麦为例
下一篇:邮储银行R市分行农村小额信贷业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