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汽车轮圈焊接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1.3 闪光对焊工艺及发展趋势 | 第10-20页 |
1.3.1 闪光对焊的原理 | 第10-11页 |
1.3.2 闪光对焊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 第11-13页 |
1.3.3 闪光对焊的焊接规范 | 第13-17页 |
1.3.4 高强钢闪光对焊中引起缺陷的因素 | 第17-18页 |
1.3.5 高强钢闪光对焊中影响接头韧性的原因 | 第18-19页 |
1.3.6 通过顶锻控制金属液及氧化物流出,提高焊缝质量 | 第19页 |
1.3.7 闪光对焊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方法及设备 | 第21-2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2 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22-28页 |
2.2.1 闪光对焊的工艺流程 | 第22-24页 |
2.2.2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24-25页 |
2.2.3 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28页 |
第三章 高强钢闪光对焊接头的组织结构特点 | 第28-35页 |
3.1 闪光对焊接头宏观形貌特点 | 第28-29页 |
3.2 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特点 | 第29-33页 |
3.2.1 界面区微观组织 | 第29-31页 |
3.2.2 过热区微观组织 | 第31-32页 |
3.2.3 重结晶区微观组织 | 第32页 |
3.2.4 不完全重结晶区微观组织 | 第32-33页 |
3.3 母材区微观组织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闪光对焊参数对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72页 |
4.1 闪光对焊参数对接头组织的影响 | 第35-51页 |
4.1.1 闪光留量的影响 | 第35-41页 |
4.1.2 顶锻压力的影响 | 第41-46页 |
4.1.3 顶锻留量的影响 | 第46-51页 |
4.2 闪光对焊参数对 B600CL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1-60页 |
4.2.1 闪光留量对 B600CL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2 顶锻压力对 B600CL 钢拉伸性能影响: | 第54-56页 |
4.2.3 顶锻留量对 B600CL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6-59页 |
4.2.4 B600CL 钢接头断口分析 | 第59-60页 |
4.3 闪光对焊参数对 SW400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60-71页 |
4.3.1 闪光留量对 SW400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3.2 顶锻压力对 SW400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63-66页 |
4.3.3 顶锻留量对 SW400 钢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4.3.4 SW400 钢断口扫描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闪光对焊工艺参数的优化 | 第72-82页 |
5.1 闪光对焊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72页 |
5.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72-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