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目视觉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的研究

TABLE OF CONTENTS第6-8页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6页
        1.1.1 计算机视觉第13-15页
        1.1.2 双目立体视觉第15-16页
        1.1.3 立体匹配第16页
    1.2 研究现状及应用背景第16-20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应用背景介绍第18-20页
    1.3 文章组织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双目视觉系统第22-33页
    2.1 双目视觉系统原理第22-28页
        2.1.1 双目成像原理第22-23页
        2.1.2 立体匹配理论第23-24页
        2.1.3 极线约束第24-25页
        2.1.4 视差与深度第25-26页
        2.1.5 测试数据集及评价标准第26-28页
    2.2 双目视觉系统功能模块第28-32页
        2.2.1 摄像机标定第28-29页
        2.2.2 图像矫正第29-30页
        2.2.3 立体匹配第30-31页
        2.2.4 三维重建第31-32页
    2.3 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立体匹配第33-42页
    3.1 立体匹配算法主要步骤第33-37页
        3.1.1 匹配代价的计算第33-34页
        3.1.2 代价聚合第34-35页
        3.1.3 视差计算/优化第35-36页
        3.1.4 视差改良第36-37页
    3.2 局部立体匹配算法第37-40页
        3.2.1 基于像素点的匹配第37-38页
        3.2.2 基于自适应窗口的匹配第38-40页
        3.2.3 基于自适应权重的匹配第40页
    3.3 小结第40-42页
第4章 立体匹配新方法及创新应用第42-54页
    4.1 基于遮挡检测与互信息的匹配算法第42-49页
        4.1.1 基于遮挡检测的自适应权重匹配算法第42-47页
        4.1.2 基于互信息与梯度的局部匹配算法第47-49页
        4.1.3 基于遮挡与互信息的与光照无关匹配算法第49页
    4.2 基于视差的显著区域检测第49-53页
    4.3 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第64-65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的棒材计数系统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安卓平台下恶意软件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