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概述 | 第10-23页 |
1.1 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 | 第10-13页 |
1.2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概况与结构特点 | 第13-17页 |
1.2.1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概况 | 第13-15页 |
1.2.2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与特点 | 第15-17页 |
1.3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病害与维修情况 | 第17-20页 |
1.4 选题背景 | 第20-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第2章 长大基础沉降施工方案的探讨 | 第23-31页 |
2.1 轨道路基沉降的特点与原因 | 第23-25页 |
2.1.1 路基沉降的特点与形式 | 第23-25页 |
2.1.2 路基沉降的原因 | 第25页 |
2.2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基础沉降的解决方案讨论 | 第25-26页 |
2.2.1 调整线路纵断面 | 第25-26页 |
2.2.2 压浆处理 | 第26页 |
2.2.3 抬升轨道板 | 第26页 |
2.3 CRTS Ⅱ型无砟轨道抬板施工支护工况方案的讨论 | 第26-30页 |
2.3.1 工况长度的确定 | 第27页 |
2.3.2 支护材料的确定 | 第27-28页 |
2.3.3 支护材料的几何尺寸确定 | 第28页 |
2.3.4 临时支护方式与速度的确定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CRTS 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模型 | 第31-42页 |
3.1 建立动力学车辆-轨道-基础耦合模型 | 第31-38页 |
3.1.1 基本假定 | 第31-32页 |
3.1.2 模型基本参数与主要计算参数 | 第32-35页 |
3.1.3 轨道不平顺激励 | 第35-37页 |
3.1.4 轮轨接触关系 | 第37-38页 |
3.2 动力学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3.2.1 车辆系统动力性能评价标准 | 第38-39页 |
3.2.2 轨道系统动力性能评价标准 | 第39-40页 |
3.3 支护结构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长大基础沉降施工方案计算分析 | 第42-55页 |
4.1 动力响应分析 | 第42-48页 |
4.1.1 系统车辆部分 | 第42-44页 |
4.1.2 系统轨道部分 | 第44-48页 |
4.1.3 小结 | 第48页 |
4.2 支护结构分析 | 第48-53页 |
4.2.1 轨道板应力分析 | 第48-50页 |
4.2.2 支护块应力分析 | 第50-53页 |
4.2.3 小结 | 第53页 |
4.3 优选施工方案的最高限速要求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CRTS Ⅱ型轨道板基础沉降整治施工组织 | 第55-68页 |
5.1 CRTS Ⅱ型轨道板抬升施工方案设计 | 第55-59页 |
5.1.1 抬板施工原理 | 第55页 |
5.1.2 抬板施工方案 | 第55-59页 |
5.2 CRTS Ⅱ型轨道板抬板施工组织 | 第59-67页 |
5.2.1 前期准备 | 第59-60页 |
5.2.2 工艺流程 | 第60-62页 |
5.2.3 劳力组织 | 第62-63页 |
5.2.4 材料机具 | 第63-64页 |
5.2.5 质量控制 | 第64-65页 |
5.2.6 监理单位工作要点 | 第65-66页 |
5.2.7 设备管理单位工作要点 | 第66-6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