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和社会角色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6页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第7-9页
        (一) 研究缘起第7-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二、研究对象与问题第9页
    三、研究方法第9-11页
        (一) 内容分析第10页
        (二) 深度访谈第10-11页
    四、理论框架第11-12页
        (一) 框架理论第11页
        (二) 议程设置第11-12页
    五、相关概念及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 何谓“大学生村官”第12页
        (二) “大学生村官”之政策“前世今生”第12-14页
        (三) 研究现状第14-16页
第一章 关于“大学生村官”报道的框架分析第16-31页
    1.1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16-22页
        1.1.1 报道数量第16-17页
        1.1.2 报道版面第17-18页
        1.1.3 报道体裁第18页
        1.1.4 报道倾向第18-19页
        1.1.5 报道主题第19-22页
    1.2 “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形象第22-27页
        1.2.1 何谓“媒介形象”第22-23页
        1.2.2 “大学生村官”的媒介呈现第23-27页
    1.3 媒介呈现的下“大学生村官”就业去向第27-29页
        1.3.1 就业政策第27-28页
        1.3.2 就业去向第28-29页
    1.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二章 “大学生村官”社会角色解读第31-41页
    2.1 村官社会角色分析第31-32页
    2.2 访谈情况说明第32-33页
        2.2.1 访谈对象第32页
        2.2.2 访谈地点第32-33页
    2.3 “大学生村官”的实际状况第33-38页
        2.3.1 从事村官动机第33-34页
        2.3.2 期满后就业去向第34-35页
        2.3.3 实际工作状态第35-36页
        2.3.4 和村干部的关系第36-37页
        2.3.5 和村民的关系第37-38页
    2.4 “大学生村官”社会角色具象分析第38-39页
        2.4.1 镇政府的秘书第38-39页
        2.4.2 村官的“帮手”第39页
        2.4.3 村民的“贴心人”第39页
    2.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第三章 媒介报道中“大学生村官”社会角色的异化第41-46页
    3.1 媒介形象与社会角色的差距第41-42页
        3.1.1 模式化报道千篇一律第41页
        3.1.2 脱节的媒介呈现第41-42页
        3.1.3 “文字层面”的国家政策第42页
    3.2 媒介形象与社会角色差异的原因第42-44页
        3.2.1 社会政治环境第42-43页
        3.2.2 媒体报道定位第43页
        3.2.3 国家政策导向第43-44页
    3.3 解决思路——“建设性报道”第44-46页
总结与反思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附录:深度访谈提纲第48-50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