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目录 | 第8-9页 |
一、导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三)支架式教学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7-18页 |
二、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 第18-22页 |
(一)时代召唤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8页 |
(二)政治课教学的发展要求 | 第18-19页 |
(三)建构主义理论的优点 | 第19页 |
(四)目前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 | 第19-22页 |
三、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支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一)过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弱化 | 第22页 |
(二)过于注重情景化,使课堂教学活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 第22-23页 |
(三)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忽视真理绝对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 第23页 |
(四)学生、教师、社会和家长的阻力 | 第23-25页 |
四、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5-30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自身的弊端 | 第25-26页 |
(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三)高中政治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 第27-29页 |
(四)教学的评价机制滞后,与支架式教学模式不相适应 | 第29-30页 |
五、支架式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0-35页 |
(一)转变教育教学的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 第30页 |
(二)注重提高政治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型教师 | 第30-32页 |
(三)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教师的积极性 | 第32-33页 |
(四)合理的借鉴支架式教学模式,因课制宜 | 第33页 |
(五)优化教学评价机制,给学生以科学的评价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