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考虑公务出行的拥挤收费效果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城市交通现状第11页
        1.1.2 公务出行现状第11-12页
        1.1.3 解决拥堵的方法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拥挤收费及交通配流的理论概述第18-26页
    2.1 拥挤收费的理论概述第18-21页
        2.1.1 拥挤收费的概念第18页
        2.1.2 拥挤收费的分类第18页
        2.1.3 拥挤收费的作用第18-19页
        2.1.4 静态拥挤收费理论第19-21页
        2.1.5 动态拥挤收费理论第21页
    2.2 交通配流的理论概述第21-26页
        2.2.1 Wardrop平衡原理第22页
        2.2.2 非集计模型第22-24页
        2.2.3 平衡配流模型第24-26页
第3章 公务出行的外部性分析及内部化研究第26-37页
    3.1 外部性的内涵第26-27页
    3.2 公务出行的外部性分析第27-28页
        3.2.1 公务出行制度分析第27页
        3.2.2 公务出行的外部性特征第27-28页
    3.3 公务出行的外部性特征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第28页
    3.4 公务出行的外部性特征对拥挤收费的影响第28-31页
        3.4.1 外部性影响拥挤收费的效果第29-30页
        3.4.2 外部性影响拥挤收费的社会公平性第30-31页
        3.4.3 外部性影响拥挤收费的公众接受度第31页
    3.5 公务出行外部成本内部化措施探讨第31-36页
        3.5.1 实施内部化措施的目标和意义第32页
        3.5.2 实施内部化措施的客观基础第32-33页
        3.5.3 实施内部化措施的原则第33-34页
        3.5.4 实施内部化措施的具体路径第34-35页
        3.5.5 相关配套措施第35-36页
    3.6 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内部化前后的拥挤收费模型研究第37-51页
    4.1 符号定义第37-38页
    4.2 考虑公务出行的多模式均衡配流第38-41页
        4.2.1 多模式交通网络的UE平衡问题第38页
        4.2.2 出行阻抗第38-39页
        4.2.3 出行方式选择第39-40页
        4.2.4 弹性需求问题第40-41页
    4.3 实施内部化措施前的拥挤收费模型第41-47页
        4.3.1 下层用户的多模式均衡配流模型第41-45页
        4.3.2 上层决策者模型第45页
        4.3.3 实施内部化措施前的双层模型第45-47页
    4.4 实施内部化措施后的拥挤收费模型第47-48页
    4.5 求解算法研究第48-50页
    4.6 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内部化前后拥挤收费效果对比分析第51-65页
    5.1 算例设计第51-58页
        5.1.1 实施内部化前的拥挤收费模型计算第52-55页
        5.1.2 实施内部化后的拥挤收费模型计算第55-58页
    5.2 拥挤收费的效果对比分析第58-64页
        5.2.1 概述性比较分析第59-61页
        5.2.2 参数灵敏度分析第61-64页
    5.3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微分方程法在结构影响线求解中的应用
下一篇:向莆线戴云山隧道凝灰岩耐磨性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