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 第9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第一章 汉森音高理论与钢琴组曲《初次》简介 | 第11-16页 |
第一节 汉森生平及荣誉 | 第11-13页 |
一、汉森生平 | 第11-12页 |
二、汉森荣誉及成就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对汉森论著《现代音乐和声材料》的概述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初次》简介 | 第14-16页 |
一、《初次》的创作背景 | 第14页 |
二、《初次》的新浪漫主义音乐特征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汉森音高理论体系综述 | 第16-44页 |
第一节 合音的音程分析与基本音高结构 | 第16-19页 |
一、合音(Sonority)的音程分析 | 第16-17页 |
二、合音的基本音高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节 合音的音高组织内在规律与相互关系 | 第19-25页 |
一、投射类型 | 第19-22页 |
二、合音组织的内在规律 | 第22-24页 |
三、合音的相互关系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合音的调性思维 | 第25-29页 |
一、汉森理论中的调性思维 | 第25-26页 |
二、汉森的转调理论 | 第26-28页 |
三、调性材料的变化 | 第28-29页 |
第四节 和声张力(Tension)研究 | 第29-36页 |
一、对汉森音高理论中和声张力(Tension)的研究 | 第29-31页 |
二、对兴德米特与赵晓生理论紧张度大小的分析 | 第31-33页 |
三、紧张度异同比较 | 第33-36页 |
第五节 合音投射与相互关系总图谱 | 第36-44页 |
一、合音的分组与表示 | 第36-38页 |
二、合音的包含互补关系在图谱中的体现 | 第38-39页 |
三、“乐音结构的基因图谱”与音级集合表的异同比较 | 第39-44页 |
第三章 汉森音高理论在《初次》中的应用研究 | 第44-72页 |
第一节 主题音高材料的选择 | 第44-49页 |
一、主题音高材料的选择依据 | 第45-47页 |
二、主题音高材料的应用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音高材料的发展与变化 | 第49-57页 |
一、合音的倒转与移位在音乐发展中的运用 | 第49-52页 |
二、合音的纵横拆分在音乐发展中的变化 | 第52-54页 |
三、合音的包含互补关系在音乐发展中的体现 | 第54-57页 |
第三节 合音的音程组成规律在全曲中的整体布局 | 第57-59页 |
一、第Ⅰ乐章《钟声》 | 第57-58页 |
二、第Ⅸ乐章《奇奇毛拉》 | 第58-59页 |
第四节 调式与调性分析 | 第59-63页 |
一、调式转调 | 第59页 |
二、调性材料的扩展与缩减 | 第59-60页 |
三、谱例综合分析 | 第60-63页 |
第五节 曲式结构分析 | 第63-67页 |
一、依据合音的倒转划分曲式结构 | 第64页 |
二、依据合音的包含关系划分曲式结构 | 第64-65页 |
三、依据调式调性划分曲式结构 | 第65-66页 |
四、依据优势音程划分曲式结构 | 第66页 |
五、依据全音阶两式音阶材料划分曲式结构 | 第66-67页 |
第六节 复调手法分析 | 第67-69页 |
第七节 节奏节拍分析 | 第69-72页 |
一、节奏与节拍分析 | 第69-70页 |
二、整体拍子分析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