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3页
    1.2 论文研究现状概述第13-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基本框架第17-18页
        1.3.1 论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17-18页
        1.3.2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8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1 创新之处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2 微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第20-26页
    2.1 微信的基本概况第20-23页
        2.1.1 微信的内涵及发展第20页
        2.1.2 微信的功能及特征第20-22页
        2.1.3 微信与国内外其他新媒体的区别第22-23页
    2.2 微信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第23-24页
        2.2.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理论第23页
        2.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第23页
        2.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第23-24页
    2.3 微信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第24-26页
        2.3.1 微信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第24页
        2.3.2 微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第24-25页
        2.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微信提出新要求第25-26页
3 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第26-42页
    3.1 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调查第26-38页
        3.1.1 对朋友圈相关问题调查第28-31页
        3.1.2 对微信群相关情况调查第31页
        3.1.3 对公众号相关问题调查第31-34页
        3.1.4 对微信好友相关问题调查第34-38页
    3.2 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第38-40页
        3.2.1 微信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第38-39页
        3.2.2 微信顾及了大学生个性化差异第39页
        3.2.3 微信拉近师生距离,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39-40页
        3.2.4 微信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僵化模式第40页
    3.3 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第40-42页
        3.3.1 教育环境趋于复杂化第40页
        3.3.2 泛娱乐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第40-41页
        3.3.3 教育者对微信教育内容的研判难度加大第41页
        3.3.4 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第41-42页
4 运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第42-46页
    4.1 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传播第42-43页
        4.1.1 微信的多元化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42页
        4.1.2 微信的针对性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42-43页
    4.2 实现时间与空间的无障碍传播第43-44页
        4.2.1 微信的快捷性打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第43页
        4.2.2 微信的时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率第43-44页
    4.3 促进以点带面的全方位传播第44-46页
        4.3.1 微信的互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传播第44-45页
        4.3.2 微信的共享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性传播第45-46页
5 运用微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第46-55页
    5.1 加强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正能量引导第46-49页
        5.1.1 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46-47页
        5.1.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47-48页
        5.1.3 提高大学生对微信的鉴别能力第48-49页
    5.2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微信意识第49-51页
        5.2.1 更新教育者的微信教育理念第49-50页
        5.2.2 提升教育者的微信使用能力第50页
        5.2.3 促进教育者充分利用微信资源第50-51页
    5.3 整合媒体资源,形成优势互补第51-52页
        5.3.1 加大对微信平台自身的建设第51-52页
        5.3.2 对微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有效整合第52页
        5.3.3 形成微信与其它新媒体互动模式第52页
    5.4 优化网络立法,建立有效监管第52-55页
        5.4.1 完善国家对微信的相关立法第53页
        5.4.2 加强微信运营商自主监管第53-54页
        5.4.3 健全学校微信监管细则第54-55页
6 结束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录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调查问卷第60-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核方法创新研究
下一篇:重庆市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四所高校为例